第22部分(第1/4 頁)
讓元王朝頭疼的,還有浙江台州的方國珍。這位老兄說老實吧,他總是造反;說不老實吧,他又總是挖空心思地想讓朝廷招安。
方國珍於至正八年第一次起事,元朝派江浙參政朵兒只班率軍前往鎮壓,方國珍乘船自海路逃跑。朵兒只班一路攆到福州五虎門,但沒抓著耗子,反倒稀裡糊塗地被方國珍給活捉了。方國珍善待這名高階俘虜,要他向朝廷求招安,元朝遂以他為慶元定海尉。不管怎麼說,朵兒只班總算是完成了“剿匪”的任務。不過這樣的喜劇接下來還要屢次發生。
方國珍於受招安後不久又造反,至正十年五月,元朝派元帥扈海、萬戶孫昭毅前往討伐——這回結果一如既往,元兵又吃了敗仗,元帥扈海被活捉。至正十一年,元朝決心來一次大規模的“剿匪”,派江浙行省左丞孛羅帖木兒會同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泰不華,夾擊方國珍。方國珍半夜裡派勁卒縱火鼓譟,元軍不戰而潰,主帥孛羅帖木兒被活捉。接下來,當然又是招安,這次方國珍又升級為千戶。
剛過一年,方國珍又造反了,泰不華親自征剿,在激戰中被刺身死,沉屍於海,其部下也被全殲。至正十三年,迫不得已的朝廷又授方國珍徽州路治中,為五品流官。因為還嫌官小,過了年方國珍又接著造反……
蕭縣的李二,因為地方上鬧災荒,一咬牙把家裡僅有的一倉芝麻捐出來救濟饑民,頗得人心,人送綽號“芝麻李”。當時河工大興,盜賊四起,蕭縣一帶也是人心惶惶,芝麻李遂和社長趙君用商量造反:“潁上兵起,官軍無如之何,此男子取富貴之秋也!”趙君用也贊成造反,說咱這片也就城南的老彭算條漢子,沒他入夥這事兒準黃,一定得把他拉進來。於是趙社長親自去找老彭談話,拐彎抹角地啟發了半天,老彭聽說芝麻李也要造反,欣然入夥。於是他們八個人,冒充挑河伕役,混入徐州——四個在城外,四個在城內,四更天的時候,內外呼應,奪取守門軍士的武器,斬關而入,放火鼓譟。徐州軍民久不識兵革,盡皆束手聽命。等到天明,這八個人豎旗募兵,很快就聚集起十萬之眾,神話般地奪取了徐州。
定遠人郭子興兄弟三人,善治產業,富甲當地,為一方豪強。他見天下大亂,也與孫德崖、俞某、魯某、潘某等人聚眾造反,攻佔濠州城。
那位崖山老兵陳某的小外孫朱重八,這時也二十好幾了,打小沒吃過幾頓飽飯。又碰上災年和瘟疫,家裡人紛紛染疫而歿,連埋葬的地方都沒有。他只好出家當和尚——確切地說,還只是沒有執照的見習和尚——以求混碗飯吃,但在那個年頭,連這樣的生活都算是奢求了。據他自己後來的回憶來看,這一段日子簡直慘不忍睹,還隨時都有餓死的危險。他出家的寺廟叫做“皇覺寺”,因為曾有這麼一位大人物在那裡混飯吃,所以能夠名垂千古。
郭子興等人起事後,皇覺寺裡的朱重八忽然收到一封朋友來信,拉他入夥。他和那個欣然參加造反的小公務員恰恰相反,總覺著造反太危險,還頗為猶豫,遂在寺裡的伽藍像前占卜,以定何去何從。那一天,伽藍菩薩就這麼傻乎乎地看著,看這個曾揚言要把它“刺配三千里”的調皮小夥兒,怎樣在神仙面前惶恐不安地規劃未來——問避亂,不吉;問守故,還是不吉。那,只剩下造反這一條路了!
朱重八就這麼惶惶地走出皇覺寺,走向濠州,走向金陵,走向權力的頂峰……在未來,他將開創一個享國近三百年的王朝。
六、彭和尚與“天完”
彭和尚是那個時代裡,最富神秘色彩的人物。他的親傳弟子皆以“普”為字輩,知名的有鄒普勝、項普略、趙普勝、丁普郎、楊普雄、歐普祥、陳普文、史普清、李普臣、王普敬等。這些普字輩的人物在天完政權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彭和尚本人,雖為領袖之尊,卻並不以個人地位為念。當年袁州起義的時候,他把王位讓給周子旺,這回天完政權裡,他又把領袖的位置讓給徐壽輝。
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天完政權攻佔武昌後的二月間,彭和尚與徒弟項普略率一支人馬向東攻入江西,兵鋒直指重鎮江洲(今江西九江),元江西行省右丞孛羅帖木兒望風而逃,江州總管李黼抵抗,兵敗被殺。二月下旬,紅巾軍自江州南下進攻南昌,驅馬揚塵,旌旗蔽空,號稱有百萬人馬。元朝江西平章道童膽子小,見此對方如此聲勢,嚇得抱著官印躲了起來。虧得郎中普顏不花與左丞章伯顏組織人馬守城,仗著城高池深,死守了五十多天,紅巾軍見難以攻克,主動撤圍東去。
這支紅巾軍隨後向東進發,於三月間攻佔了饒州,殺元將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