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1/4 頁)
等高威離開後;婁氏沉著臉對成氏道:“以後別讓阿巋和阿崧一起吃飯了。”阿巋吃成這樣,不是給高嶽當陪襯嗎?
“唯。”成氏低頭應了,對阿崧那左右手都可以吃飯的能力感到很好奇,她思忖著改天去找二嫂,問問她到底怎麼培養兒子的,也不怪家翁偏心,阿崧的確要比尋常孩子聰明許多。
讓高威萬分糾結的事終於在晚上得到了解釋,“什麼?你說魏國晉王反了?”高威濃眉一皺,這就是仲翼突然回來的緣故。
“是的。”高家在涿縣也有探子,並沒有瞞著高嚴,這也是高嚴回來後什麼都沒說,高威的訊息最多比他晚一兩天罷了,他帶回來的訊息是陛下暫時讓他別傳出去的。
這是一個好機會,高威立刻想到要是趁機出兵的話,魏國起碼可以比他們咬下一大塊肉來!但是——高威轉念一想,這樣的事應該輪不上他們高家了,這會可不是那還沒有廢前太子的時候,難怪那臭小子回來一句話都不肯說,真是便宜了劉毅那老小子,高威摸著自己的絡腮鬍子想到。
“咳咳——”太極殿中,鄭啟輕咳著翻看曾和給自己送上的資訊,比高嚴帶來的訊息還要詳細許多,不僅有魏國自戰敗後,朝中大臣的勾心鬥角,甚至還有如今朝堂上最鋒芒不露的青年權臣——宇文靖,“這宇文雄倒是生了一個好兒子。”鄭啟對曾和道。
“陛下,你先喝盞參茶潤潤喉嚨。”曾和見鄭啟咳不住,心裡暗暗著急,自去年以來陛下的身體就一直時好時壞,可是陛下居然還時常日夜不休的工作。
“不用了,反正身體就是那樣。”鄭啟擺手道,“這裡也沒什麼外人,阿和不用太講究了。”
一開始他知道自己壽歲不久後,他是又驚又怒,即使知道長生不死是虛假的,可身為帝皇,誰會希望自己早死?不過鄭啟終究不是尋常帝皇,他很快就接受了事實,一面對前太子越發嚴厲,一面也打壓謝家和元家,就是不想自己在突然撒手後,朝堂會失衡,卻不想太子會這麼不爭氣……鄭啟眸色略暗,幸好譙王還不算不錯。真是天意,鄭啟有些唏噓,自己精心養大的太子不行,反而一個讓他忽略的皇子卻繼承了他這份精心打理的江山。
“大郎——”曾和喊著舊時下屬們對鄭啟的稱呼。
“阿和,明天會有不少人上書讓我趁機收復失地吧?”鄭啟靠在引枕悠然對曾和說道。
那是肯定會的,曾和想都不用想,但對著鄭啟他卻不能這麼直白,“大郎,朝中連年征戰,百姓早就苦不堪言,如今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還是不要輕易動干戈為好。”
鄭啟道:“你也不用安慰我了,要不是我身體不行,我還真心動。”鄭啟說,可是現在卻不行。鄭家的江山是從蕭家手裡得來的,蕭家要不是當年武帝突然暴斃在北伐征途中,鄭家也不會這麼輕易的奪下蕭家的江山。鄭啟吸取的蕭家的教訓,對戰事一向是謹慎,即使這次他也不會輕易出征,可一起戰事,就代表國庫空虛、賦稅加重……代表他這些年休養生息全功盡棄!
開了戰到底是什麼時候結束,就不是他可以決定的了,他這身體隨時說不定就可能出狀況,太子年紀還小,到時候恐怕他們也會淪落到跟魏國一樣的下場,鄭啟微微嘆了一口氣,心裡浮起了一絲不甘,要是再給他二十年,他可以保證大宋能和當年的前梁一樣!
曾和在鄭啟微寒時,就一直忠心耿耿的跟著他,他是個孤兒,這麼多年他雖身居高位,可除了遠在老家耕種的老妻和兒子外,並無其他親人,曾和是打定主意要一輩子追隨鄭啟的,見自己一心追隨的帝皇就這麼一天天的虛弱,他心頭百味雜陳。
“太子的親事準備的如何了?”鄭啟問,他問的不是禮儀方面的,而是各種安全情報方面的。
“都差不多了。”曾和說,“元亮很能幹。”
“等太子成親後,他也應該換個地方了。”鄭啟說,高元亮的身份註定他不可能在司隸校尉處待時間太長。
曾和低著頭不說話,高元亮的身份的確不適合在他這裡再待下去了,高家現在陛下已經給的夠多了。
“樂平的身體也一直不好,廣陵氣候不錯,讓他們去廣陵散散心吧。”鄭啟說道。
曾和低下頭,眼底隱隱有酸意,他知道鄭啟現在是在說自己後事了。
“阿和,過段時間你也走吧。”鄭啟嘆了一口氣說。
曾和驀地抬頭望著鄭啟。
“你也在這裡待太久了。”鄭啟對著曾和微笑。
平心而論,鄭啟不算一個好人,他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