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2/4 頁)
連忙道:“我讓人再換一碗來。”
“不用了。”鄭桓笑著接過湯藥,一飲而盡,也不知為什麼,今天的湯藥似乎特別的苦澀,他見陸言眼中猶噙著淚水,正欲說話,就聽到外間有輕輕的響動。
陸言將淚水拭乾,“什麼事?”
“皇后,太皇太后讓您過去。”寢殿外宮侍稟道。
“你先過去吧。”鄭桓對陸言道,“許是大母有什麼吩咐。”
陸言點頭,“六郎你喝了藥就先好好休息,政事又處理不完,你要多注意身體。”
“我知道。”鄭桓微笑的頷首。
陸言還是等鄭桓把藥喝了,堅持他躺下睡覺後才離去。高太皇太后的去世後,她的長樂宮就空了出來,後來鄭啟去世,高太后也沒有讓大家搬宮,而是自己住到了長樂宮和豫章住在一起,崔太皇太后依然住在未央宮。
崔太皇太后這幾年老的很快,原本她保養得宜,五旬左右的人看起來像是四十剛出頭的貴夫人,可這幾年她滿頭的烏髮一下子變得花白了,原本眼角唇邊紋路也變深了,原本一直挺直的背也有些佝僂了。不過崔太后一向是要強的人,她讓人染了烏髮,又細細的塗上脂粉,若不是注意,和以前看起來也沒什麼不同。
陸言入宮的時,恰巧見崔陵退出,陸言眉間幾不可查的輕蹙,她對這個表舅沒什麼好感,他每次入宮似乎都沒什麼好事。
“阿嫵你來了。”崔太后見陸言來了,含笑對她招手。
大母好久沒這麼開心了,陸言心中暗喜,“大母。”她柔順的走了過去,就見崔太后案前擺放著不少文書。
“阿嫵你看。”崔太后將一卷文書遞於陸言。
“這是——家譜?”陸言低頭一看,發現上面密密麻麻的記滿了無數人名、平生事蹟,以及出生逝世年月就知道是家譜了。
“這是博陵崔氏的族譜。”崔太后笑著說,“你阿舅已經和博陵崔氏的族長談妥了,讓我們崔家這一脈併入博陵崔氏!”和所有發家的寒門一樣,崔氏在家族顯貴後,就要開始論身世了,要說現在的世族之前也是寒門,也就是因為家族顯貴後才躋身為世族的。寒門變成士族有兩個途徑,一是靠家族自身實力,比如說王顧陸謝等家族,家族本來也不是顯貴,就因為當官的人多了,就由庶族變成了士族。
但這法子並不適用於崔氏,因為崔家是真正的外戚家族,除了靠聯姻外,並無特別出挑的家族弟子,所以崔太后和崔陵在商量後,就選擇了第二法子——同現有計程車族並宗,這樣也可以成為士族。徹底沒落計程車族崔太后看不上,過分顯赫計程車族又看不上崔氏,崔太后和崔陵商量許久後,終於選中了博陵崔氏。
清河崔氏與博陵崔氏俱為山東望族,為北地一等大姓,但博陵崔氏門第要比清河崔氏低一些,但又不是那種已經沒落的小世家,崔陵在同博陵崔氏族長喝過幾回酒後,透露了並宗的意向。崔氏現在是最炙手可熱的外戚之一,太皇太后的孃家、崔家的長子又是皇帝的大舅子,崔氏族長只思忖了一會就一口答應了,崔陵來未央宮就是來給崔太后報喜的。
“博陵崔氏?他們不是在北地嗎?”陸言很驚訝,崔陵什麼時候去過北地了?
“我讓你阿舅特地跑了一趟。”崔太后道,“他這次入宮就是想選個並宗的良辰吉日。”
陸言聞言眉頭攏了起來,“大母,博陵崔氏是北方大族,家族在我們宋國不顯,反而在魏國很顯貴。”
崔太后點頭道:“不錯,崔氏就是這點不太合我心意,可建康這邊也沒合適的。”士族本來就不多,又要和他們同姓,又要門第不低,崔太后選來選去也就只有崔氏這一家了。
“現在魏國局勢有點亂,大母我看並宗之事還是暫時緩一緩吧。”陸言說,魏國自五年前叛亂後,就一直沒太平過,跟宋國在邊境又多有摩擦,現在陛下身體又不好,陸言並不想多事。
崔太后臉色沉了沉,“這不過只是我們崔家的家事罷了,怎麼就和國事牽扯到一起了呢?”
陸言心裡暗歎一聲,“可大母你現在是我們大宋的太皇太后啊,皇家無私事。”
如果沒有大母、沒有樂平長公主,博陵崔的族長又怎麼可能答應並宗呢?她知道大母一直耿耿於懷崔家的家世,可就算並宗了又如何?崔家要是後繼無人,他們就算入了博陵崔的族譜,也沒有人會把他們當成世族看待的。當年陸氏先祖也是起於微末,也沒有和什麼世族並宗,全靠族人數十代的奉獻,陸家才有今天的地位呢?就如現在的太尉高威的家族,如果高家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