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1/4 頁)
此地遠不及建康和吳郡,可要說這裡大戶人家家產之豐厚,比起權貴雲集的建康和吳郡來說,也絲毫不遜色,大戶人家的女眷也是遍體綾羅綢緞、穿金戴銀的。
但高嚴在這裡屬於外來戶,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陸希作為他的娘子,身上飾品太差不好,可太出挑也不好,陸希這身穿戴很合適。高嚴的真實身份,也只有幾個薊州的高階官員完全清楚他的底細,旁人知道他京裡有人,來頭不小,可他靠山到底是誰,沒人清楚。
畢竟誰都不會料到堂堂中護軍的嫡次子會到這個窮鄉僻壤來。有時候說不清道不明的身份,要比直白清楚更好辦事。身份也不能代表一切,當初王謝袁蕭舉族南渡,也是中原大族,可還是被吳郡世族逼去了會稽置產業?人離鄉賤,陸希既然選擇了高嚴一起來涿縣,那就必須要學會低調——
第91章初到涿縣(下)
陸希沒在意兩人的想法;她注意力集中全在那張輿圖上;耶耶給她看過不少大宋各處的輿圖,可高嚴這張輿圖上地形似乎遠遠不止大宋;似乎還有魏國和羯族?魏國還挺大的,羯族怎麼這麼小?輿圖上,魏國和宋國遼闊疆域間,就夾著這麼一個不大不小的尷尬的羯族領域;陸希糊塗了,這麼小的一個國家,還能讓兩個大國聯手一起打?“阿兄;這是羯族?”陸希困惑的問。
“對;你看這裡是鮮卑、這裡是羯族、這裡是匈奴……”高嚴將輿圖上的地域一一指給妻子看,他知道皎皎是看得懂輿圖的;她從小就被先生抱在膝頭認輿圖。
施平對高嚴這種,把軍事機密的輿圖,當成擴充妻子知識面的課外讀物舉動視若無睹,如果他們要隱瞞,陸希根本不可能這麼順利的沒人阻攔的進入書房。
“那為什麼羯族這麼小?”陸希不解的問,在陸希的印象中,羯族是一個很兇悍的民族,被漢族人稱為“胡蝗”,因為他們靠畜牧為生,基本不種糧食,等冬天快來臨的時候,就會掠奪漢人的物資,甚至會把漢人制成他們的口糧,在陸希心目中,羯族之於大宋,等和二戰時期某太陽國劃上等號。
“小?”高嚴和施平同時一愣,“皎皎為什麼會認為羯族小?”施平問,沒人的時候,他一向是叫陸希小名的。
“不是說鮮卑和大宋要合作一起打羯族嗎?我以為羯族很大呢。”就夾在兩個大國間小國家,難道北魏和大宋拿他沒法子?
“皎皎知道羯族是怎麼來的嗎?”施平並沒有馬上回答陸希的問題,而是問她羯族的來歷。
“知道。”這個陸希還是清楚的,“羯族原本是匈奴的奴族,後來——景帝、武帝連年征戰,大肆削減匈奴實力後,羯族趁著大宋沒精力顧忌他們,匈奴又在和鮮卑征戰時,從匈奴脫離出來的。”要說鮮卑魏國和羯族,都是沾了梁朝的光,梁朝和匈奴連年征戰,導致匈奴實力大減,鮮卑族趁機起勢,建立了魏國,而羯族也趁機脫離了匈奴。
“不錯,鮮卑立國迄今不過八十餘年,而羯族也不過脫離匈奴三十餘年。”施平點頭,說起這段歷史,就不由讓他想起前梁,當年陸家前後兩位家主陸說、陸璋輔佐兩代帝皇,殫精竭慮,不過是想給邊境一個安定,卻不想一夕之間改朝換代,前梁自文帝始百年的努力,頃刻間毀於一旦,思及往事,施平不由心中感慨,“十五年前,鮮卑趁大宋六路反王夾攻建康,大舉攻入中原,函谷關一戰,雖擊退了鮮卑,可大宋亦是元氣大傷,無再戰之力。”
大宋陷入內亂,無暇顧及邊境,魏國將匈奴趕入去西域後,趁大宋內亂之際,一路直入關內,甚至還在洛陽建了副都,甚至還讓鮮卑八大姓以河南為郡望,改為漢姓。這是鮮卑漢化的標誌,可也是大宋的恥辱!鮮卑定都洛陽後,先帝命今上領兵,高威、劉毅為副將,同鮮卑族在函谷關大戰了一場,鮮卑帶著殘部退回了關外,可大宋也元氣大傷,再無精力顧及其他。宋魏兩國的休養,讓羯族借勢興旺了起來,才導致瞭如今的結局。“羯族對宋魏來說,既是疥癬之疾,可也未嘗不是一道屏障。”施平說。
“屏障?”陸希一愣,突然想起了前世的外蒙古,輿圖上,羯族的領地,幾乎把宋和魏接壤的國土全部分開了,所以有了它在,大宋和魏國就很難打起來了,“可這樣的話,不怕養虎為患嗎?”陸希問,這可不是一隻小貓小狗,這是一個國家啊!就算一隻小鳥,還能進化出讓人恐慌禽流感呢。
“目前不就是‘患’了嘛?這羯族新汗王很有意思。”施平點點這片領域說道。
“怎麼有意思?”陸希追問道,她問的這些問題,他們肯定知道,如果不是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