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4 頁)
精神好了不少,心裡稍稍放心,“涿縣到了,我們現在這裡住一晚,明天我送你去湯泉別莊好不好?”
陸希已經打定主意要留下來了,但她估計高嚴不會答應,她也無意在高回面前反對高嚴的意見,“好。”等兩人相處時再好好說。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愛の隨風給我投的霸王票謝謝大家的留言訂閱O(∩_∩)O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是在周代《詩經》中,如《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京城”,還不是真正指國家。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東周戰國諸子書中已屢見不鮮了。如《孟子·滕文公上》雲:“陳良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幹知人心”……這些都說明: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後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後世中原廣,只相當於今黃河中下游河南大部、陝西南部、山西南部。
“中國”一詞的頻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後。《禮記·王制》有云:“中國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國、蠻、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顯,此時的“中國”一詞,是與蠻、夷、戎、狄對舉而使用的。如果說《禮記》的成書時間較靠後,則《左傳·莊公三十一年》有“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的說法,足見春秋前期,“中國”一詞就已經與蠻、夷、戎、狄對舉。齊桓公救援邢國,衛國等國,被稱作“救中國”,足見此時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被認為是“諸夏”的國家。
昨天說起煮鹽的情節,我跟小獅子說,古代白砂糖提煉要到明朝,那麼鹽呢?會不會魏晉唐時期也沒有精鹽?我們一查,西漢就有記載天然氣使用熬鹽記載了,漢代熬鹽技術很好了,唐代已經非常非常發達了。。。天然氣使用比歐洲早了十幾個世紀。。。太逆天了。。。天朝上國啊!如果古代重視科技的話,說不定地球都容不下了。。。我越看這些就越能感覺為什麼古人有這麼強的自信心,那麼好的精神風貌,因為那時候他們在天朝,強國才有強悍的民族精神。
還有就是那個齒輪,也是小獅子跟我說,她去兵馬俑看的時候看到的,現在手工根本做不出這種齒輪了,只能機床做了。
那個水利南宋紡紗機,我看的資料在這裡當時我問某人,你說我女主穿越回去,能幹什麼?某人問我,你想幹什麼?我說不知道。他說,要不你搞蒸汽機吧。我震驚了,我說我要發明蒸汽機幹什麼?我又不是瓦特!那個玩意很難弄吧?還不如搞珍妮紡紗機呢。他說,蒸汽機原理很簡單,比珍妮紡紗機簡單多了!我聽了他的話,真跑去查蒸汽機和珍妮紡紗機了,查了才知道珍妮紡紗機和南宋那神機比起來簡直弱爆了。。。
最後說那個老鼠問題。。。我以前對老鼠沒什麼概念,自從我某次去找我閨蜜,我閨蜜是醫生,她請我吃飯的時候,正巧遇上她醫生的同事,不知怎麼的,居然聊上了試驗用的小白鼠……我以後無數次後悔啊!那人說,你是不是覺得小白鼠很可愛?我當時傻乎乎的點頭了!他繪聲繪色的跟我描繪了試驗用的各種小白鼠,我差不多全忘了。。。就記得一種叫裸鼠?還是什麼,反正就是沒有免疫力的那種,然後——那人跟我說,其實試驗用白鼠是一種很兇猛的動物!它一旦見到血,就會攻擊同伴,直到你死活我。他跟我說,他們實驗室有次過年,忘了,就把兩隻小白鼠關在籠子裡,回來的時候,就發現兩隻變一隻和一層皮了。。。一層皮。。。我當時午飯就沒吃了orz,自從那次之後,我看到倉鼠都有心理陰影了。。。
第90章初到涿縣(上)
涿縣地屬大宋的邊關,春暄和煙微坐在車上;悄悄的挑簾望去;看到那一排排的低矮的房屋、塵土漫起的道路,以及一個個帶著刀在路上走來走去的大漢……她們甚至還瞄到一名抱著孩子的**;在孩子哭得的時候;直接撩起衣襟當眾給孩子餵奶;兩人面紅耳赤的放下車簾,這到底是什麼鬼地方啊!兩人腦海裡同時浮現了這句話。
五樹**看出了兩人的想法;安慰她們道:“大娘子不住在涿縣,就是今天郎君沒時間送大娘子去。”對涿縣的情況,五樹**要更瞭解些;因為高嚴第一次帶去的陸家僕役中,就有她和五樹的長子大誠。
春暄和煙微同時搖頭:“如果湯泉別莊不在這裡的話;大娘子是不會去的。”兩人伺候陸希多年,對陸希的心思還是能把握的,既然都隨郎君來了涿縣,她就不可能離開郎君了。
“可是這裡可不是蘆葦蕩,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