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好!”陸琉最不喜的就是金銀俗物,見愛女這麼想著自己,大是舒爽,從一旁博物架上取下一隻錦匣,開啟後推倒愛女面前,“你前段時間不是老是說想要一個私章嗎?我給你找了一塊印石,你看看喜不喜歡?”
陸希取出那塊印石,不過她掌心那麼大小,色澤白中帶著微黃,觸手溫潤如凝脂,置於燈下燦若明輝,彷彿半透明一般,“喜歡!”陸希欣喜的挽著陸琉的手,“耶耶,這是燈明石嗎?”她之前一直聽說燈明石是印石中的極品,曾對父親說話,想要一個燈明石的印章,沒想到耶耶真給她尋來了。
“是。”陸琉颳了刮她的鼻子,“這下順你心了吧。”
“耶耶最好了。”陸希歡喜的搖著他的手。
陸琉斜睨她,“不給你刻章,耶耶就不好了?”
陸希眨了眨瀲瀲的大眼,“哪有!耶耶不給我刻章,也是最好的!”
陸琉被女兒哄得大笑。
“耶耶,城外飢人的口糧還夠嗎?”陸希見陸琉雖在大笑,可神情還是有幾分不豫,便關切的問,“要是糧食不夠,我庫裡還有不少呢!”對於父親的舉動,陸希是百分之百的支援的,說著就讓丫鬟把賬冊奉上。
“傻孩子。”陸琉愛憐的望著一臉認真的女兒,失笑的輕撫女兒的小臉,“不是少糧的緣故。”不過是一點麥屑而已,陸家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怎麼可能拿不出來呢?
“那是為何?藥?飢人中有人生病了?”陸希歪頭想了想,“或者是炭?天這麼冷,他們穿的單薄,會很冷吧?”
陸琉搖頭,“都不是。”他頓了頓道:“你說的都是飢人所需的,但光有這些還遠遠不能解決飢人的問題。”
“為何?”陸希困惑的問。
陸琉見女兒一臉困惑,乾脆從案頭取出一案卷,翻給女兒看,“皎皎可知,現在城外有多少飢人?”
“七八萬?”陸希猜測道。
“自入十月後,從各地逃難而來的飢人,約有二萬口,十一月後又增五萬,十二月到十五日止,再增六萬。”陸琉道。
陸希倒吸了一口涼氣,“那麼城外飢人有十三萬?”這還不算城裡原本就有的乞人。
“非也。”陸琉搖頭,“二十日丹陽尹府記錄,城外飢人共有八萬。”
那就是說,起碼死了五萬人?陸希心下慘然,但轉念一想,不對!從十月開始,建康各處都設粥棚了,不僅官家有,只要稍微有點餘力的人家,就算不設粥棚,也會每天讓下人挑擔粥出來施與災民,而且在十二月之前,天氣沒那麼冷,怎麼可能一下子會死這麼多人呢?
陸琉見女兒若有所思,也不說話,接過侍女遞來的茶盞,淺啜了一口。
“那些災民都賣身了嗎?”陸希問,她記得父親和她說過,人口一直朝中的大問題,朝廷每隔幾年都會派人下去查人口,但人口始終不見增長,不是說這麼多年,人口真一點都沒有增加,而是增長的人口都成為了各地豪門大戶的奴僕。
“這麼多災民,能從北方逃至這裡,幾乎都是正值壯年之人,如何不讓人動心。”施溫嘆氣道。
“可——這裡不是建康嘛……”陸希不敢置信,天子腳下,那些人就敢這麼囂張?
陸琉一笑,提醒女兒道,“皎皎可知,是誰提出將這些飢人趕出城內的?”
“崔陵!”陸希恍然大悟,崔陵可是崔太后的侄兒,當今聖上的嫡親表弟,有崔太后這座大靠山,他還有什麼可怕的?陸希擔憂的問:“耶耶,那你施粥會不會——”陸希有些糾結,她既想幫城外那些災民,又不想父親因此而惹來禍事。
“放心吧。”陸琉安撫的輕拍女兒的小手,“過幾日就是太后大壽了,這幾天一天施粥兩次的人家會多起來,最晚到後天,官辦的粥棚也會施粥兩次了。”崔陵也不是全傻子。
“也對,二十八日就是太后壽誕了。”陸希厭惡道:“耶耶,這崔陵還真是不枉費崔算籌之稱!”
“他若不如此算計,將來子孫豈不還要靠屠狗為業?”陸琉鄙薄道。在這個講究門第閥閱的時代,身在陸家這種自漢起承傳了數百年,高官名士輩出的頂級清貴世家,陸琉有無數個理由可以看不起崔氏這種就依靠了外戚身份,突然暴發的家族。他見女兒滿臉憂色,哄著她道:“放心吧,等開了春,天氣暖和了,那些飢人就會離開了。”
“嗯。”陸希點點頭,依然愁眉不展的說,“耶耶,你忘了,馬上就要崔太后大壽了。”她原本就不喜歡崔家人,現在聽了崔陵的事蹟,想要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