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2 頁)
民族共存,將永遠和中國人民在一起,戰勝日寇,戰勝一切妨礙中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與富強的障礙物。
三、實行全民族的即人民戰爭的抗戰總路線,是奪取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
毛澤東在其《論聯合政府》中談到抗戰總路線時指出:“一切為著前線,一切為著打倒日本侵略者和解放中國人民,這就是中國解放區全體軍民的總口號、總方針。這就是真正的人民戰爭。只有這種人民戰爭,才能戰勝民族敵人。”抗日戰爭是一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場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利益於共產黨一貫倡導的全民族抗戰路線,從而陷日本侵略者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不能自拔。因此,抗日戰爭特別是敵後游擊戰爭說到底是一個動員和組織人民參加戰爭的問題,其基本點是使軍隊與人民群眾密切結合。贏得人民和贏得勝利,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只有代表人民才能動員人民,只有動員人民才能爭取抗戰勝利。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勝因淺析(3)
朱德在《論抗日遊擊戰爭》中從抗日遊擊戰的本質深入分析了實施人民戰爭的必然性和必要。指出:抗日遊擊戰爭,本質上是抗日的群眾運動,不過它是群眾抗日鬥爭的一種最高方式罷了。離開了群眾,就根本談不上抗日遊擊戰爭,而抗日遊擊戰爭的全部秘密就在乎它是一種群眾運動,一種群眾抗日自衛的武裝鬥爭方式。
敵後抗日戰爭的實踐使周恩來深刻地感受到:“軍隊與游擊隊是魚,而人民是水。”這個比喻是最正確不過的。
1943年1月26日,鄧小平在《五年來對敵鬥爭的概略總結》一文中對要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敵後抗戰堅持全民抗戰的也有深刻論述:敵我鬥爭的勝負,決定於人民,首先是敵佔區人民的態度。人民即使反對敵人而對我中立,也只是便利了敵人。所以我們要有正確的政策,不僅根據地的政策要正確,尤應在敵佔區、游擊區要有一套明確的政策,否則發生錯誤,易為敵所乘,而敵人則恰恰善於利用我們的弱點以彌補其在中日矛盾中的基本弱點。經驗證明:過去有一時期因為我們政策錯誤,敵佔區人民對我採取中立乃至反對態度,給了敵人以很大發展。經驗又證明:敵佔區工作不開展,根據地也要退縮;游擊區不能堅持,不僅根據地要退縮,而且失卻了向敵佔區前進的有利陣地。經驗還證明:在敵佔區、游擊區採取簡單生硬的辦法,是必然失敗的,而必須照顧那裡的環境,一切為保護人民利益打算,提出恰當的對敵鬥爭方法,才會得到人民擁護,也才能取得勝利。經驗尤其證明:誰關心人民的問題,誰能幫助人民想辦法去和敵人鬥爭,保護人民利益,誰就是群眾愛戴的領袖。使之適用於自己的工作環境。這將成為今後克服嚴重困難,取得抗戰勝利與戰後建國的重要保障。
長期從事平原遊擊作戰的徐向前深有體會地說:“人民的力量是最偉大的力量,也只有這偉大無比的活動的人的力量、是日寇無法戰勝的力量。我們要在平原地開展游擊戰爭,就必須把廣大的人民造成人山。……千難萬難,依靠群眾就不難,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是冀南平原游擊戰爭勝利發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四、堅持持久戰的戰略方針及其遊擊作戰原則,是奪取抗戰徹底勝利的科學指南。
早在抗戰爆發之前,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十分清醒地認識到,抗日戰爭必將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面對強大的敵人,共產黨領導的當時還非常弱小的軍隊只是支隊性質,在決戰問題上不起任何作用。因此,必須採取隱藏精幹、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方針,將軍事戰略實現由過去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集中兵力打運動戰為主,轉變為分散兵力打游擊戰為主的轉變。紅軍實施這種戰略轉變,並不能為每個人所夠接,毛澤東做了大量的說服工作。他指出:“中國抗日戰爭中的游擊戰,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它將在人類戰爭史上演出空前偉大的一幕。為此緣故,在全國的數百萬正規軍中間,至少指定數十萬人,分散於所有一切敵佔地區,發動和配合民眾武裝,從事游擊戰爭,是完全必要的。被指定的軍隊,要自覺地負擔這種神聖任務,不要以為少打大仗,一時顯得不像民族英雄,降低了資格,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游擊戰爭沒有正規戰爭那樣迅速的成效和顯赫的名聲,但是“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在長期和殘酷的戰爭中,游擊戰爭將表現其很大的威力,實在是非同小可的事業。”
毛澤東的戰略思想得到了他的部下高度認同,並在自己的戰爭實踐中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