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超級資本主義 > 第3部分

第3部分(第4/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在平行世界的她們很幸福四大名捕破案系列!穿海:海上建堡壘,戰四海八荒火影之星落塵世CS2:變妹後站上世界之巔LOL,開掛的我,針對就有用?邊緣機械師奧特:命運之子波矮子的開掛人生鬼滅:繼國家的極惡之花寶可夢之命運的邂逅買下飛科,成為LPL守護神!王者榮耀戰鬥記錄冊寶可夢之暴君統治女扮男裝,被高冷千金倒追開局擊殺尹志平剛穿越就要滅世是怎麼回事末世:雙皇廢土求生提示來自50年後,叫我怎麼輸?末日遊戲:喪屍竟是自己

市場,國外的勞動力工資遠低於美國國內員工的工資水平,這使美國收入頗豐的藍領丟掉了工作。但從總體來看,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首先,這一說法沒能解釋為什麼就業機會的減少始於20世紀70年代,並從此不斷加劇;其次,實際上,美國公司也並沒有喪失它們的“競爭力”。

轉變發生於20世紀70年代絕非偶然。回想一下美國為重振在戰爭中受到重創的歐洲經濟和日本經濟所作出的努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美國花費了20年時間。然而,促進全球化的關鍵因素還是一系列新型交通通訊技術的誕生,其中大多數與冷戰有關——貨船、運輸機、海外電纜、鋼製集裝箱以及能夠傳輸電子訊號的洲際衛星——這些新技術大大降低了從世界上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運輸成本。

這就是真正的全球化程序,貿易額數字本身的深層意義並沒被人們注意到。從1969年到1983年,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美國從自己的海外工廠進口的商品總值從18億美元增長到近220億美元。而正是在這段時間,人們認為美國公司遭到了“競爭力的喪失”。

全球供應鏈還在繼續延長和深化。根據商務部的資料,到20世紀90年代,全美進口的商品大約有45%來自美國自己的海外公司。2006年,這一比例增長到近48%。加上從海外公司購買後運回美國裝配的零部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愛我一定要挺我給反派當妹妹做反派不如碰瓷都市:下山要債,竟要到個老婆盛寵狂妃雙面偶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