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3/4 頁)
新農村屯生產大隊。
對此,教中那些百戰餘生的弟子頗有怨言,在他們看來,經過艱苦爭戰終於擊敗了所有的敵人,正是大肆擴張,全力發展的好機會,怎麼就這樣像縮頭烏龜一般躲了起來?那先前的艱苦奮戰又倒底為了什麼?雍漢生的地位一度因為置疑而岌岌可危,關鍵時刻還是退位的老掌教松巖道人出面力挺,才算勉強維持了雍漢生的地位。
但歷史不久就證明了雍漢生的正確性,紅朝定鼎之後,大力掃蕩一切封建殘餘,那些沒有這份識務的還在乘著戰後空窗期大力發展信徒的門派很快就遭到了無情的打擊,與那些江湖騙子大小邪教一併歸入了同一處置科目:反動會道門!大部分門派在突如其來的打擊面前終於清醒意識到了時代的不同,乖乖如太平道般當起了縮頭烏龜,也有一小部分門派仗著自身術法高超,不太把來自凡俗世辦的壓力放在眼內,甚至擁有數千弟子的廣陵宗更是公然對抗政府,要獨立山頭,於是他們的很快就被挾著定鼎天下龍氣的百戰雄兵給一一消滅,廣陵宗的掌門,號稱金身甲術宇內第一的正陽真人被大軍堵在修行的山洞內架起機槍掃了足足一個小時,最終法力耗盡被打成了篩子。
太平道的眾弟子這才對雍漢生最初的決定心服口服,而此時雍漢生卻再次下了一個令所有太平道弟子目瞪口呆的命令,那就是遣散眾弟子,令所有人歸鄉自存,並且嚴令每一個弟子在返鄉後不準自稱太平道弟子,從此之後只有自己一家人連同師傅留在了關外的太平道總部。
雖然對此有些懷疑,但因為先前雍漢生長遠英明的決定,弟子們還是服從了這個荒唐的命令,各帶一部人教中典籍迴歸故里,過去了隱居的生活。而雍漢生似乎也忘記了自己曾經叱吒天下的威風,與垂垂老矣的松巖道人一起乖乖過起了平靜的務農生活,並且安安穩穩地熬過了紅朝共和紀年和文革紀年,直至改元改革,天下動盪漸止,太平跡象初露,也沒有任何一點想要重新召集太平道,另立山頭的想法。
如果按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或許太平道會就這麼平淡奇地最終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漸漸被所有人遺亡,事實上到了改革元年的時候,除了那些老人,已經很少有人會記得當年曾攪動天下風雲的太平道了。
可惜,有些人卻並沒有忘記太平道。
出走域外的大聯盟雖然在海外闖出了極大的名聲,甚至入選了國際法師委員會的常任理事,但對於當年的戰事依舊梗梗於懷記恨在心,只不過因為紅朝初年國內國際形勢緊張,從上到下都保持著對外來者的警惕,大聯盟找不到機會潛回國內報復,只得一直隱忍,到了改革元年的時候,紅朝在太宗的帶領下解除了鎖國政策,開始門戶開放,舊有社會體系與觀念被衝擊得七零八落,大聯盟立刻尋到機會,重新潛入國內,找到了隱居的雍家與松巖道人。
結局自然很明顯,雍家慘遭滅門,除了帶著年僅一歲的雍博文在外訪友雍漢生與松巖道人倖免於難外,包括雍漢生妻子、兒子在內的一家十三口盡遭殺害。
在雍家滅門的第二年,也就是紅朝改革二年,大聯盟以海外華人的身份重新歸國,搜攏在歷次運動中僥倖殘存下來的各門派,主持召開了中華法師聯合大會,並正式成立了中華法師從業協會,並於改革七年正式加入國際法師委員會,當年幾經血戰也未能立足中華大地教廷與巫師公會就這樣以這種方式堂而皇之的重新進入了中國。
而就是中華法師從業協會加入國際法師委員會的頭一年,自滅門慘案後一直銷聲匿跡的雍漢生突然出現在紐約,單槍匹馬殺入大聯盟在紐約的總堂口,以花甲之年獨擋千軍,一日之間盡殺大聯盟總堂口近三百法師,最終耗盡法力,在眾多聞訊趕來的國際法師委員會高手的圍攻下力戰身亡,用這種最燦爛的方式,給自己傳奇般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句號,也給太平道自光緒三十一年開始的近代傳奇畫上了終止符,從此太平道就消失在術法界。當然,雍漢生在進行這次報仇行動前,還是把年僅八歲的雍博文好好安排了一下,把他將給自己當年的生死戰友的後人照顧,也就是艾震北和米小蘇夫婦。
近百年波瀾壯闊的術法界戰爭畫卷,就這樣在雍漢生娓娓講述下,於雍博文百前徐徐展開,大時代悲愴激越的交響奏鳴撲面而來,壓得雍博文幾乎喘不過氣來。
雍博文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爺爺會冒名天師北派。
想來身為一代縱橫天下的風雲人物,老年喪親,又不得不隱姓埋名苟且偷生,那些年中爺爺的心裡一定很苦吧。
突然間知道了這麼多事情,雍博文覺得壓力很大,真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