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他從書房幾個書架之上抽出一份檔案,道:“這是我一直放在這裡讓你過目的,不過整整半個月了,你好像都沒有看一眼!”
“呵呵!”
孫權聞言,訕訕一笑,他的確是懶了一點點。在一般的情況之下,法正過目的過的文案,都會堆在書房的書架之上,讓他親自過目一次,比較重要的事情。法正親自表明,不過孫權一般情況之下,只看那些必須要看的,其他的就讓法正自己去解決。
“這一戰,沒輸,也沒贏!”
孫權攤開的卷宗,仔細的看了以這一戰前後的記錄過程,淡淡的道:“還是打了一個兩敗俱傷!”
“君侯,某能說點意見嗎?”
法正突然道。
“說!”
“在九江郡之上,我們吳國已經耗費了我們太多的人力物力,趙將軍連續打了幾年,都沒有一個結果,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拿下壽春啊?”
法正眯著眼睛,疑惑的問道。
窮則變,變則通,不一定要在九江這一顆歪脖子樹木之上吊死的啊!
“汝其實是想問,在九江打下去,明明是一直沒有結果,為什麼我們還要打下去,是嗎?”孫權並不奇怪法正的問題,微笑的道。
“嗯!”
法正點點頭,九江的戰役,一直以來都打的不亦樂乎,數萬兵馬,兩軍對持,三日一小大打,五日一大打,從來沒有消停過,也是如今傷亡最大的一處兵營。
相對來說你,有些不合乎吳國的利益了。
“孝直!”
孫權目光突然很嚴謹的看著他,輕聲的道:“這段時間你為東侯府處理的事情,無論是經驗,手段,都很好,但是在眼光方面就缺乏了一點遠見,我知道,這和汝以前的經歷有關,但是從現在開始,你的大局觀要放的開闊一點!”
法正這個人,才能是有的,知識是有了,謀略也是有了,甚至連處理事情的經驗也是顯得老道,但是就是缺乏了一點大局觀。
看整個天下的問題,有些的拘謹在一城一地的成敗之上,這是的不行的,對他日後的發展肯定會有問題。
當然,這不是他的錯。
以前的法正,在蜀國不得其用,還被劉厭惡,做了只是一些小文吏做的事情,連一介縣令都沒有做過。
說句不好聽的話,他連俯視全城的機會都沒有,更不要說把自己的眼眸俯視在整個天下之大。
少了一點大局觀,說的過去。
這不是不可以培養的。
一個人的大局觀和自身的閱歷息息相關,沒有幾個人能一蹴而就,也沒有幾個人能好像歷史上的諸葛孔明一樣,窩在一個小茅屋,就能俯視整個天下。
“大局觀?”
法正聞言,心中微微一突,腦海之中一道靈光劃過,暮然一醒過來,渾身一顫,半響才抬起頭。目光看著孫權,咬咬牙,道:“君侯的意思是讓某家的眼光不要執著在九江的戰役之上!”
“哈哈,果然是聰明人,一點即通!”
孫權點點頭,站起起來。揹負雙手,輕聲的解析,道:“九江的這一場戰役看起來是的張遼和趙雲的較量,但是實際上這是關乎吳國和魏國之間的較量!”
“原來如此,某明白了!”
法正一下子通透了,雙眸綻放出一抹銳利的光芒,道:“這一戰打來打去,始終沒有一個結果,那是因為無論是我們吳國。還是魏國,都是在較量,而不是在決戰,決戰有輸贏,而較量卻可以平手,而平手的意思,就是魏國麾下的兵馬戰鬥力不在我們之下!”
“聰明!”
孫權點點頭:“如果在九江戰場上魏國敗了,那麼吳國朝堂之上就會直接發動對魏國的決戰。如果是我們敗了,魏國同樣會這麼做!”
吳國和魏國都把對方視為最大的敵人。如果大家都這麼高這麼大,自然不願意兩敗俱傷,可以收拾了身邊諸侯國,再來決戰。
但是如果他們發現有一方的實力虛弱了,他們就會不惜一切代價,率性掃平對方。
“君侯。某受教了!”
法正深呼吸了一口氣,他對孫權可謂是心悅誠服,恭敬的行了一個大禮,道:“以前的孝直,自持幾分小聰明。原來一直在坐井觀天,日後孝直定然不會再犯此類錯誤!”
進入東侯府之後,接觸吳國,從吳國的方向看整個天下,他才知道,以前的自己,看到的,聽到的,都只是一小部分,沒有接觸天下的核心,終究是的無法去想象其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