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前途光明,但道路還會是曲折的。
還要準備勒緊褲帶,甚至要準備流血犧牲!”
以劉伯承、陳毅為司令員,以鄧小平為第一政治委員、饒漱石為第二政治委員、譚震林為第三政治委員的大華東軍區格局,統率第二、第三兩個野戰軍,總兵力加上地方武裝超過100萬人,其目的在於應付渡江戰役後京、滬、杭作戰中美國軍隊可能干涉介入的情況。
但是,除了英國軍艦“紫石英”號、“伴侶”號企圖阻撓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遭到回擊和上海戰役期間一些美國、英國軍艦在長江口巡弋,策應國民黨殘餘部隊從海上逃跑外,並沒有出現外國軍隊大規模介入中國的人民解放戰爭的情況,繼續保留這種大華東軍區格局已無必要。
1949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已不在華東軍區兼職,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兩大機關合並,陳毅為司令員,饒漱石為政治委員,副司令員張雲逸、粟裕,副政治委員譚震林。
這年7月,劉伯承、鄧小平奉命向中國大西南川、黔、滇、康四省進軍,從此與華東告別。
十一、上海情結(下)(5)
打這以後,饒漱石妄自尊大的老毛病又逐漸暴露出來,對名次、座位的排法,出場的先後等等非常計較,有時該他先看的檔案電報因他自己有事有病等原因看遲了,變成第二個或第三個看,也老大不高興,非要找由頭髮洩一通不可,弄得下面的人不得不處處小心謹慎。
陳毅因為太忙,又只顧抓大事,卻沒有察覺到這些變化,還是處處顧全大局,注意上層領導的團結,主動同他搞好關係。
十二、出席開國盛典(1)
1949年9月,陳毅作為華東地區代表赴北平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在會議代表住處,陳毅意外遇見堂兄陳修和,兄弟倆都喜出望外。
20年前一別,雖然抗日戰爭初期一度有過書信往來,上海解放不久兄弟倆重逢,但是兩人同時作為新政協代表來到北平,仍然使他們顯得格外激動。
解放戰爭後期,陳修和出任國民黨瀋陽兵工總廠中將廠長。
瀋陽解放前夕,他拒絕執行蔣介石炸燬瀋陽兵工總廠的命令,組織工人護廠,不但把整個工廠完好無損地儲存下來,而且三天後就全面恢復生產。
他們廠修復的155毫米的重炮,在平津戰役、太原戰役的攻堅作戰中,都發揮了重大作用。
這個廠很快成為東北軍區瀋陽兵工廠,他被任命為第一任廠長,光榮地穿上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裝。
陳毅當時知道這些情況以後,非常高興,立即託人帶信給他表示鼓勵。
信中說:“此間同人對你保護機器、愛惜工業的熱忱,至為欽佩,認為這是對國家人民的極大貢獻”,“你一生以工業建設為職業,前三十年飽受顛沛流離之苦,近頃二十年來,對抗日戰爭一段貢獻為大,目前與人民事業結合,必將長展驥足。
我輩均屬窮小子出身,能親見新中國建設和人民翻身,應大為快慰。
故弟願兄努力業務,得便研究政治,作發展工業方向之指南針。
在瀋陽中共同人甚見重我兄才能和品格,中共同人亦復如此。
向真理和人民低頭,固吾兄弟多年來立身行道之風度也。
兄以為如何?”
正是因為陳修和的特殊貢獻,他才作為75名特別邀請代表之一來北平出席這次迎接新中國誕生的歷史盛會。
陳毅問起胞兄陳孟熙的情況。
他告訴堂兄陳修和,抗戰初期他同陳孟熙重逢於江西抗日前線。
陳孟熙當時是補充兵第八團上校團長,奉命開赴安徽宣城、廣德地區對日軍作戰。
這個團被國民黨第七十九軍接收,他無事可做就找陳毅。
他透過陳毅認識了項英、張雲逸,他們對他評價頗高,說他為人誠懇坦白,是共產黨的好朋友,還鼓勵他去長沙陸軍大學就讀,做一個正直的抗日軍人。
後來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妻兒生活無著,他一度回重慶賦閒和開旅館維持生計。
他很快成了駐重慶的中共代表團的朋友。
中共代表團定期贈送他《新華日報》。
周恩來幾次派秘書去看他。
董必武一度把他們的父母親接到曾家巖代表團駐地去住。
陳毅和張茜也託人給他和父母親捎過信和捎過東西。
後來隨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