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沙特一直很尷尬的事,作為美國的地區盟友,國內卻產生了大量反美極端分子,而且被美國某些媒體和政府工作人員稱為“恐怖分子的溫床”。再支援一次美國對伊拉克的軍事打擊,天曉得國內會出現什麼局面。同時,伊拉克採取了靈活的外交姿態,利用各種機會爭取阿拉伯國家的支援,表示自己並不是地區安全的威脅,也沒有什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曾經加以侵吞的科威特,也採取友好政策,歸還在戰爭中奪取的國家檔案,並在阿盟全體成員面前保證尊重科威特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一邊是咄咄逼人的美國和仗勢欺人的以色列,一邊是經10年封鎖和削弱已今非昔比的伊拉克,阿拉伯國家當然不可能堅定地站在美國一邊支援它對伊動武了。
但是,阿拉伯國家的弱點十分明顯。它們對美國的倚重頗深,美國是阿拉伯國家最大的貿易國,是它們最主要的軍火提供商。而阿拉伯國家手中有什麼牌可打呢,如果在20世紀70年代,還可以用石油來要價談條件,但經過幾次能源和經濟危機的磨礪,西方國家已建立起了一套應對危機的有效機制,美國透過石油產品來源多樣化減少了對阿拉伯世界的過分依賴,國內又建立起了石油戰略儲備,而且這些年來它的能源替代和節約技術也在發展。阿拉伯國家若以石油為武器,效果恐怕不會太明顯,同時,減產、禁運、提價這些措施需要產油國付出一定的代價,又要協調一致才能見效,組織起來難度很大。
更主要的是,阿拉伯國家自己不夠團結。二戰後,阿拉伯國家曾湧現一批熱衷於統一阿拉伯、復興阿拉伯的政治領導人,如埃及的納賽爾、利比亞的卡扎菲、敘利亞的阿薩德,他們都搞過各種形式的“阿拉伯聯合”,然而,除了冷戰後南北葉門統一外,都以失敗告終了。相反,阿拉伯世界卻因70年代末埃及和以色列單獨媾和以及90年代初海灣戰爭發生了兩次大分裂。這兩次大分裂給阿拉伯世界帶來持久的傷痛,嚴重削弱了阿拉伯國家的團結,使泛阿拉伯主義幾近銷聲匿跡。從此,對以色列戰略和對伊拉克戰略的分歧,使阿拉伯世界難以抱成一團。目前阿拉伯國家在對外政策上大體上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所謂“溫和阿拉伯國家”,如埃及、約旦和沙特,它們是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主要盟友。其中埃、約與以色列實現了和平,從而得到美國大量援助。沙特是世界“石油大王”,它與美國是“石油換安全”的關係。第二類是所謂“激進阿拉伯國家”,如伊拉克、利比亞和蘇丹等被美國視為“無賴國家”,它們不僅被美國國務院列入“支援恐怖主義的國家”黑名單,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裁。其中伊拉克是美國重點打擊物件。第三類是其他阿拉伯國家,它們一般在政治、經濟和安全等方面對美國有較強依賴。當前,每個阿拉伯國家在考慮阿拉伯整體利益的同時,都不能不考慮自己的國家利益,特別是與美國的關係。它們需要美國的援助、美國的市場、美國的軍火以及美國的政治支援,因此在對外戰略上,幾乎每個阿拉伯國家都把自己的國家利益排在全阿拉伯世界利益的前面。
美國利用了阿拉伯世界的分裂,當沙特等國拒絕為“倒薩”提供軍事便利時,美國轉而尋求海灣國家的協助。這些國家國小力弱,又在伊拉克的身邊,的確對伊拉克有著擔心,害怕哪一天伊拉克恢復過來,又重演侵略科威特的那種欺負弱鄰的把戲,同時,它們無不希望與美國保持良好關係。美國的工作迅速在這些國家見了成效。安曼、科威特、巴林等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支援美國對伊動武,但卻紛紛提供了軍事基地。卡達則直接得多:它的外交部長謝赫·哈馬德2002年10月16日明確表示,一旦美國向伊拉克發動戰爭需要使用其空軍基地,卡達“會批准這一請求……卡達可以(為美國打擊伊拉克)‘出力’”。卡達從而成為第一個在沒有得到聯合國授權美國對伊動武之前做出這樣表述的阿拉伯國家。到2002年11月初的時候,已有訊息說一旦美國開始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打擊,海灣合作委員會的大部分國家都將會在美軍開始空襲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出動軍用飛機參與美英對伊拉克南部軍事目標的打擊。至少會有一到兩個海灣國家的陸軍,會出動坦克和機械化部隊,對伊拉克進行象徵性的地面進攻。其結果就是,阿拉伯世界無法堅持共同立場。
美國透過聯合國的多邊機制,以武器核查為藉口,也給了阿拉伯國家一個緩衝餘地,對國內人民,可以解釋成:“我們支援的是聯合國正常的決議,目的就是清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沒有支援美國打阿拉伯兄弟;至於戰爭,是由於薩達姆一意孤行,不嚴格履行聯合國決議。”對伊拉克,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