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校園中紀念孫中山的“逸仙堂”裡,舉辦過被害學生的血衣展覽會。該學院於1949年3月因經費匱乏停辦,部分院系合併到華北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當年鄭親王府大門朝東,開在口袋衚衕,即今大木倉北一巷。現在位於大木倉衚衕35號朝南的朱漆仿古大門,是中國大學於1933年出資6000元建造的,大門前至今仍存兩座鑄鐵路燈,是當年建造大門時的原物。
第二章鄭親王府(4)
5。《十三號凶宅》
涉及鄭親王府的另一場官司就發生在中國大學入駐王府之後。鄭親王府在端華、肅順兩位輔政大臣被處死10年後,王府中的惠園已是破敗不堪、荒蕪陰森,故民間流傳有鄭親王府為京師“四大凶宅之一”的說法。1948年,中電三廠拍攝了一部由謝添、白光主演的恐怖電影《十三號凶宅》,劇情以鄭親王府為背景,講述鄭親王被八國聯軍用戰馬拖死後,王府日趨沒落。王族中一對兄妹私通,生下了私生女,私生女長大後,經常穿著白衣在王府裡夜遊。當時的宣傳海報使用了諸如“王府之夜,鬼影憧憧。奇情怪聞,兄妹私通。即日上映,勿失良機。”這樣的挑逗性語言。
據當時的新聞報道:1948年6月,北平電影院放映恐怖片《十三號凶宅》,因內容虛構又以真人姓名及實地為背景編造故事,末代鄭親王昭煦向報界發表宣告,提出抗議,並起訴至北平高等法院。中國大學也因電影渲染恐怖影響學校招生而要求禁映。當時這一案件鬧得滿城風雨。當年8月,經調解後,最終法院以製片廠賠償昭煦名譽損失費13億法幣為判決,結束了這場轟動一時的訴訟案。之後,製片方將電影中的“鄭親王府”改成“正親王府”後獲准上映。經此一場官司,製片方損失了13億法幣,卻也省了檔期宣傳費用,電影上映後空前熱鬧,觀眾爭相觀看,場場爆滿。
1935年12月22日,北平###在中國大學逸仙堂舉辦血衣展覽,陳列出受傷同學的血衣。會場張貼著白乙化同志手書“血淋淋鐵的事實”的大橫幅
謝添
白光
鄭親王府大殿
鄭親王府大門
逸仙堂
王府大門已經搭建了腳手架
6。與公司和破舊居民樓共生
如今,鄭親王府原有後罩樓和一些附屬建築已經無存,西部花園現另建二龍路中學。鄭親王府今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府基址現在是一些教育機構辦公的所在地。其餘部分整修為活動中心和小商店。鄭親王府規模宏大,是清代的“四大王府”之一,即便是現今仍能以其片貌,窺見它當年的雄偉。
鄭親王府現在的準確位置在西城區大木倉衚衕35號,西單商場西側,東鄰大木倉北一巷,毗鄰闢才衚衕和二龍路西街。二龍路舊稱“二龍坑”,因靠近元代郭守敬開掘的引水工程金水河,曾有積水形成的兩個大水坑而得名。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將大坑填平,改稱二龍路。二龍路西街及東鄰的大木倉衚衕,在清代都是鄭親王府的地盤。
鄭親王府正門雖然朱漆有所剝落,但仍能彰顯出深宅大院的氣派,迎門的建築是王府正殿,王府外有一座三間門房。鄭親王府坐北朝南,原佈局自東而西分三部分,東部前軀突出,是王府主要殿宇所在;中、西部概因隨街勢退縮數步,中為另一院落和西部花園範圍。如今的鄭親王府既作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作為職工宿舍和教育機構辦公場所。王府舊址內現存建築除二宮門、前殿、後殿等幾處大型古建外,整體只東部殘留,有街門,面闊三間,正門面闊五間,前出踏步之間,浮雕丹陛猶存。正殿面闊五間,臺階間亦存丹陛,並存東配樓面闊五間,西配樓只剩靠北面闊三間。從院門進去,左側有一進四合院,是舊王府後寢所在,正房修飾一新。最後為正寢,面闊五間。其中面闊七間、上覆綠琉璃瓦的後殿的“逸仙堂”儲存完好,當年由民國###譚延輳�廡吹摹耙菹商謾必葉釗孕�以諍蟮畹奈蓍芟攏�淇睢拔�窆��四輟薄�
府內其餘各處仍殘存幾處建築,歲月滄桑,府牆已不存。原有的後罩樓和一些附屬建築被拆除。院內有不少五六層醜陋凌亂的住宅樓,以及幾棟現代化的辦公大樓,原王府建築十餘座就擁擠錯落其間。歷經修繕依舊金碧輝煌的王府殿堂與雜亂無章的住宅樓房擠在一起。後殿被夾在兩座住宅之間,顯不出氣勢,殿內已非舊日格局,裡面堆放了不少雜物,後殿兩側配樓尚存。除了正門與正門所見的“和樂堂”的正殿與後院“逸仙堂”,王府裡的建築多被拆除,所剩無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