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主要從事練兵、辦學、辦報、辦實業和立憲活動。民國成立後,他躋身政界,歷任財政總長、熱河都統、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身居首揆,統率百僚,其政績譭譽不一。後因不滿袁世凱獨裁統治,先後辭去財政總長及國務總理之職。
熊希齡退出政界後,專心致力於社會福利和教育事業,建樹頗豐,他修治水利,賑濟災黎,收養災童,創辦馳名中外的香山慈幼院。院內設幼稚園、小學、師範,推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先進教育體制,闖出了一條前人未所走過的新的辦學之路。他將自己的全部家產捐充兒童福利基金,同時還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底,上海淪陷,熊希齡抵香港,因旅途奔波和勞累過度而突發腦溢血逝世,終年68歲。綜其一生,熊希齡先生不愧為一位赤誠的愛國者、懷有經國濟世抱負的政治家、有志造福大眾的社會活動家。
現在,克勤郡王府後寢的墀頭角柱石上尚存熊希齡和夫人朱其慧將財產交由北京救濟會的刻字內容:“1932年,湘人熊希齡先生以其祖遺及生平服務所得俸給暨朱其慧夫人節約購置不動產完全捐助成立熊朱義助兒童幸福基金社,捐助財產詳說明書,次第舉辦兒童教育事業,今社址北京石駙馬街即先生之故宅也。先生於舉世財產私有制度獨倡此舉實為社會主義之先進者。勒諸貞石,用志勿諼。1949年10月本社董事會立。本社事業及全部財產於1952年8月交由中國人民救濟總會北京分會接管。熊朱義助兒童幸福基金福董事會立。”
熊希齡
克勤郡王府1984年公佈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4。昔日王府,今日學堂
21世紀初,克勤郡王府修葺一新,恢復昔日風貌。府路南影壁尚存,府前部只存東翼樓。後部的內門、後寢與東西配房、後罩房均儲存完整。西部跨院也存大部原有建築。1984年,克勤郡王府被公佈為北京市重點保護
文物單位。
克勤郡王府總建築面積為3717平方米,修復前,建築內房梁已經糟朽不堪,牆體變形,屋頂斑駁,獸件殘缺不全。原來的五開間的大門已於“文革”時被徹底砸爛、拆毀,大石獅也被搬走,下落不明,後來在大門位置蓋了一排簡陋的平房,舊貌無存。那時候的克勤郡王府已經完全看不出痕跡,貌似一個普通的大雜院。負責施工的古建公司堅持“修舊如舊”的文物修繕原則,由聘請的故宮老專家趙崇茂、樸學林、王仲傑在現場主持指導,嚴格依照傳統工藝要求施工,儘可能恢復、保持了清代王府建築的原貌風格。古建公司除整修所有現存建築外,還根據清代郡王府規制復建了府門、東西配殿、西翼樓、前東西轉角房等903平方米的建築,使王府建築基本恢復了舊日風貌。目前,這一文物修復工程已透過北京市有關部門組織的驗收鑑定。
第七章克勤郡王府(3)
克勤郡王府原來被用作石駙馬二小的校園,王府的修葺完工後,石駙馬二小更名為第二實驗小學。昔日的王府裡,傳出朗朗的讀書聲,古色古香的教室裡都裝有現代化的空調等設施。克勤郡王府的大門,青磚對縫,鮮紅的油漆彩畫非常耀眼。工程基本復原了王府的舊日景象,陽光在仿古的屋脊上留下斑駁的樹影,時光流逝,人物全非。
整修前的克勤郡王府大門
現在的克勤郡王府,經復建後煥然一新,是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所在地
第八章順承郡王府(1)
順承郡王府小檔案
出生時間:順治年間
出生地點:錦什仿街
始王:勒克德渾
末王:訥勒赫
著名人物:張作霖、張學良與趙四小姐
今日作用:政協禮堂大廈
街道、大廈、過街天橋在舊趙登禹路縱橫交錯,順承郡王府沒有了。當人們在歐洲某個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城市裡,看到他們像簡樸的窮人那樣小心翼翼地儲存著只有100年曆史的建築時,或許會覺得,和北京比起來,他們的歷史太短暫了,他們太貧瘠了,所以他們能揮霍和拋棄的太少。其實,並非如此。那些老去的房子凝聚著一個城市的靈魂、歷史、夢想、故事、氣質、特徵、血脈、精神、文化。時間一刻不停地流逝,人會死,書本會腐爛。建築呢?它可能會在一代一代人的保護與傳承中延續千年,也可能會在一代人的手中頃刻消失。
1。順承郡王家族:兩代名將——薩哈與勒克德渾
順承郡王府建於清代順治初年,第一位主人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