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
暝投淮陰宿; 欣得漂母迎。
斗酒烹黃雞; 一餐感素誠。
予為楚壯士; 不是魯諸生。
有德必報之; 千金恥為輕。
緬書羈孤意; 遠寄棹歌聲。
李白到了泗州。到泗州,不能不去下邳縣;到下邳縣,不能不去圮橋,此乃張良得遇黃石公的地方。張良的祖父和父親相繼為韓國宰相。秦滅韓以後,張良成為沒落子弟,發誓報仇雪恨—“弟死不葬,求客刺秦皇。”張良東見滄浪君,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始皇出遊,張良與力士藏於路旁。力士椎擊,正中一人腦門,立時斃命,可惜是秦始皇副軍。張良急走。始皇詔告天下,緝拿張良。張良遂隱姓埋名,逃至下邳。有一天在橋上走著,遇見一著道裝的老者。老者脫了鞋,拿在手上。一鬆手,鞋掉了下去,老者衝張良喊:“小子,把我的鞋撿上來。”張良滿腹心事,無處發洩,正要頂撞,眼見那老者白髮蒼蒼,於心不忍,於是默默地撿了上來。老人得寸進尺:“把鞋給我穿上。”張良想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照辦。老人一笑,並不言謝,走了。一會兒又折了回來,以手拈鬚:“孺子可教,五日後一早在此等我。”張良很奇怪,正要詢問,老人已經走遠。“且看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張良依言一早來到橋上,老者已在。老者怒氣衝衝:“你一年輕人,如此懶惰,五日後再來吧!”五日後老者再一次早到,又是一頓訓斥。又五日後,張良半夜就到了。歇了一陣子,老者才到,老者這次很高興:“理應如此,理應如此。”拿出一本書,說:“此書可當王者之師,十年後定能成功。十三年後來見我吧,我是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說完,飄然而去。此書正是《太公兵法》,張良日夜苦讀,終於輔佐劉邦成帝王霸業。
時過境遷,黃公安在?李白不免惆悵,寫下《經下邳橋懷張子房》:
子房未虎嘯, 破產不為家。
滄海得壯士, 椎秦博浪沙。
報韓雖下成, 天地皆振動。
潛匿遊不邳, 豈曰非智勇?
我來圯橋上, 懷古欽英風。
唯見碧流水, 曾無黃石公。
嘆息此人去, 蕭條徐泗空。
二四。斯人不可聞 蒹葭空水雲
李白南下到了楚州。楚州是漢代的淮陰,韓信的故鄉。當年韓信年少時被惡少欺凌,經受胯下之辱。韓信被打得半死,又幾天沒進食,暈了過去。幸虧一漂母相救,才活過來。後來韓信成為大將軍,千金答漂母,傳為佳話。他又找到當年欺負他的人,那些人嚇得跪地求饒,韓信卻笑著拿出黃金答謝他們。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李白困窘時也遇到一“漂母”,買來酒,殺了雞款待他。“哈哈,看來我將來也有飛黃騰達之日,必湧泉相報今日之恩情。”
楚州安宜徐縣令熱情接待了他。這縣令倒是一個父母官,抓生產,重蠶桑,到處都是青青綠葉,隨風搖曳,讓人心曠神怡。麥子長勢良好,豐收在望。李白有詩《贈徐安宜》:
白田見楚老,歌詠徐安宜。制錦不擇地,操刀良在茲。
清風動百里,惠化聞京師。浮人若雲歸,耕種滿郊岐。
川光淨麥隴,日色明桑枝。訟息但長嘯,賓來或解頤。
青橙拂戶牖,白水流園池。遊子滯安邑,懷恩未忍辭。
翳君樹桃李,歲晚託深期。
這一天,李白騎馬出了城。陽光燦爛,空氣清新,鳥兒在樹頭上覓食。紫紅的桑椹在微風中輕搖,多麼誘人。李白不由憶起小時候同小夥伴一起,選那又紅又飽滿的桑椹吃。吃完之後,弄得嘴上像塗了口紅,還有的人弄得滿臉都是,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哈哈大笑……一隻黃鸝進入了李白的視線,它拍打著輕盈的翅膀,飛到桑樹上,去啄桑椹。李白忽然感傷起來,年漸不惑,還在異地漂泊,於是作《白田馬上聞鶯》:
黃鸝啄紫椹,五月鳴桑枝。我行不記日,誤作陽春時。
蠶老客未歸,白田已繅絲。驅馬又前去,捫心空自悲。
李白離開安宜,到了揚州。故地重遊,依然是青山綠水,笙歌處處。一群群少年遊俠,騎著高頭大馬,身著華麗衣服,在大街上橫衝直闖,如入無人之地,老百姓避之不及。言語粗俗,州縣官吏卻待為上賓,原來他們即赴邊疆。只要能立大功,便可升官發大財,甚至可以紫袍玉帶面聖。
李白遊金陵,州長勉強接待了他。吃的不過粗荼淡飯,住的不過普通房間。那些趾高氣揚的遊俠卻可以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