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計的;不能做反了,做反了這個產品就不容易在市場上立足。
如何引發耐用消費品消費的策略
對於耐用消費品來講,第一次不是嘗試,是靠別人的口碑和認知選擇去考慮的。所以,做耐用消費品時有一點要記住:“消費者永遠是新的。”它不是讓一個人去重複,而是會讓第二個人也買,然後這些買的人會形成口碑。
所以,在成長市場上的耐用消費品是帶有服務性、品牌性的,是讓人產生口碑的,我們管它叫服務品質造成的形象概念。所以,耐用消費品和快速消費品是兩個不同的需求方式。
第3節市場縫隙存在的條件
市場縫隙主要是指在成熟市場中,而在成長市場中不是一個縫隙問題,而是空間問題。在成長市場中有很大的需求空間需要去滿足,不存在有多大縫隙需要去切入的問題。但是到了成熟市場,別人已經把這個市場擠滿了,你再進入的時候市場的空間已經沒有了,而這中間還是有縫隙的,所以只能在這個縫隙條件下考慮如何沿著縫隙鑽進去。
BOOK。←虹←橋書←吧←
第20節:第4章 在什麼條件下可以搶佔先機(3)
有時候我們管沿著縫隙叫切入市場。在進入縫隙市場的時候,要把縫隙的概念擴大,然後去擠壓別人的市場空間。所以,縫隙市場的存在說明市場已經成熟了,這時需要把握的就是搶佔縫隙這個先機。
成熟市場剛開始的時候,會看到縫隙的存在。其實,縫隙是從市場的需求選擇裡找出來的,要看到市場機會後把握先機下手。如果市場連縫隙都沒有了,就要考慮是否需要採用尾隨策略。這個策略需要花更多的資源去搶奪市場。
有些企業看似很強大,由於營銷行為不專業,在成長市場上靠無序的廣告把銷量推上來了;但進入成熟市場之後不知道如何進行建設和保護市場,留下了很多市場的縫隙。面對這樣的縫隙,如果我們能採用非常專業的營銷手段,把它已經佔有的份額搶回來,還是有機會的。
目前,在中國市場上估計有10~20年的時間可以有很多這樣的市場搶奪機會。所以,我們不僅要看到縫隙的存在,還要看到由於多數企業的營銷活動不專業,留下了很多的市場空間,只要懂得營銷的規則,還是有機會用專業的行為把市場掠奪回來的。
在中國做市場營銷,看似都是在運用營銷手段,其實很多都不專業。由於市場的需求空間大,讓很多人可以獲得機會,然而,真正掌握營銷策略的人是非常有限的,這就是機會點。
第4節成熟市場不適合價格戰
成長市場中企業利用價格擴充市場的規模,目的是為了讓自己佔領一個有利的位置,同時把規模迅速做大,掠奪更多的市場份額。但是進入成熟市場之後,如果企業佔有的份額已經很大了,再進行價格戰的話就等於是自殺。原因是這個時候不需要掠奪份額,而是要保住份額;採用低價策略是放棄搏殺市場的行為。所以說,不提倡在成熟市場進行價格戰。
說到價格戰,好像都是在說降價,但成熟市場是不宜於降價的。從營銷行為上講,價格戰都是為了促進銷售,多數是利用年、節,或者淡、旺季的促銷形式採取變相的價格波動,並不是說這個時候要進行價格戰。
成長期的價格需要控制
小型企業由於沒有進行品牌建設的投入,渠道的資源投入也不夠,產品進入市場時一般都會採用很低的價格進入;這種行為有時會影響大一點兒的企業跟著走。一家跟著走,兩家就會跟著,三家也會跟著。
一些靠市場規模營利的企業由於要投入資金進行市場建設,渠道和銷售管理的費用高昂,產品價格和小企業相比並沒有多大的優勢,只有靠份額來支撐市場的成長。當他們看到小企業用價格去搶奪市場份額的時候,為了保護自己的份額,就會用價格策略來抵擋,試圖把小企業擠掉。對已經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業來說,由於其產品利潤比較高,則不怕這些小企業的價格擠壓。
如果大家的營銷能力和水平都很高,在成長期的時候不把產品價格壓得過低,到了成熟期仍然有空間進行品牌的建設,也就不會怕新加入的企業用低價衝擊。因為,你站的位置、選擇的市場空間和這些新進入的企業是不一樣的,你不可能到他的市場空間去搶他的份額,他也不會搶你的份額,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定位。
然而,有些企業本來站的位置較高,看到下邊站著人,也想下來搶人家的份額。他們忽視了自己的高定位,只想到了市場的份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