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2/4 頁)
個叫做李無雙的女弟子以一架古琴為兵器,將琴音疊殺戰技修煉的爐火純青。
丁浩對此求之不得。
昨日他才觀摩了【日光菩薩真言】這等佛家音律戰技,還有一些關竅始終不明,苦思不得,誰想今日又遇到一位精通音律戰技的對手,正好借鑑,說不定可以觸類旁通。
也許是一直修煉音波戰技的原因,這李無雙的外貌雖雖然算不上是風華絕代,但氣質極為脫俗,一襲白色宮裝襦裙,身姿妖嬈,玉骨冰肌,飄飄若仙,渾身繚繞著仙光氤氳,給人一種只可遠觀而不可近玩的聖潔之感,生不起絲毫褻瀆之心。
兼之李無雙琴音幽幽,不知道令多少人沉醉沉迷其中,音律戰技的可怕,不僅僅在於直接的殺傷力,更能控制人的思維和情緒,李無雙在雪州年青一代也小有名氣,被稱之為【天琴仙子】。
丁浩在琴音之中入定。
他拈花微笑,靜聽其中奧義,心神猶如磐石,面帶微笑地聽完了整整一曲。
“丁師兄定力精深,無雙技止於此,無法撼動師兄心神,這場比試,無雙輸的心服口服。”【天琴仙子】輕啟紅唇,聲音圓潤悅耳,如一串串珍珠在玉盤之上滾動,有一種勾人心魄的魅力。
丁浩睜開眼睛,心中早有明悟,目色純淨,道:“李仙子過謙了,這一曲仙音,的確是讓人歎為觀止,要是仙子繼續奏樂,在下可就無法壓制心魔了。”
李無雙臉上露出微笑,輕輕啟了一個萬福,又道:“丁師兄昨日一首佛偈,驚豔雪州,這等才情,叫人歎絕,無雙也曾聽聞,丁師兄與音律一道,造詣不淺,在鏡湖一戰中,曾傳出一首二胡曲目【二泉映月】,精妙無雙,即便是那【神目妖王】都讚不絕口,今日無雙有幸,與丁師兄同臺,忍不住要效仿妙音師傅,向丁師兄討要一首古琴曲譜……”
我勒個去。
丁浩有點兒目瞪口呆,怎麼又是來要東西的?難道哥們的才華已經讓雪州全部女弟子都徹底拜倒了嗎?要不要這麼誇張啊?
………
5000字章節,今日還有一更。
求月票、紅票、點選和書評,謝謝大家。
順便說下,某些人如果覺得這本書不入自己的法眼,刀子不敢要求您必須看,但也請不要失了自己的風度在書評區破口大罵,青菜蘿蔔各有所愛,大家上網看書就圖一樂呵,如果再有不分青紅皂白破口大罵者,一律永久禁言——當然,對於認真提意見、提批評的讀者,刀子十分感謝,也會認真汲取建議,刀子自認還是一個比較重視讀者意見的作者。
刀劍這本書成績還可以,刺激的某些人坐不住了,各種黑,有意思嗎?大家一起寫書,發展好了每個作者都受益,又不是你死我活的局面,何必心胸如此狹窄?
0427、丁浩,福將啊
丁浩下意識地要拒絕,不過話到嘴邊,突然心中一動,想起了一件事情,正好印證一下,當下沉思片刻,點頭道:“李仙子,請借仙琴一用。”
李無雙淡括的臉上,浮現出一絲驚喜,雙手舉過自己的古琴,道:“此琴名曰【飄搖】,乃我【天音谷】三大寶器之一,丁師兄請用。”
丁浩道一聲謝,席地而坐,將【飄搖】古琴擺在面前,仔細觀察,心中不由得一陣讚歎。
此琴古色古香,屬於古琴十四式之中的靈機式,長約三尺六寸五,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寬約六寸,厚約兩寸,通體猶如翡翠一般,呈現出碧綠之色,仔細看時,綠中卻又隱隱透著銀白,猶如凝脂一般,手撫琴身,微微帶著溫潤之意,琴絃為一絲絲銀光細線,共七根,分為宮、商、角、徵、羽以及文武二絃,大體形狀為鳳形。
琴名【飄搖】,隱隱有隱世獨立之意。
丁浩略微思忖,手指撫弦,一抹清幽琴聲在指尖流淌出來。
……
“真是胡鬧!”
遠處觀禮臺上,代表【天音谷】作為這場比賽評判的一位鵝黃色宮裝中年美婦,見狀微微搖頭,沒想到李無雙居然會臨時提出這樣的要求。
說實話,她不認為丁浩能夠演奏出什麼好聽的琴曲。
丁浩是天才沒錯,但首先他是個人,人的精力始終是有限的,丁浩在武道和銘文上表現出來的妖孽程度,決定了他不會有太多時間去學習其他。
天才,終究不是全才。
即便是神祇,也不可能無所不能。
而擂臺上,當第一縷琴音入耳,李無雙也皺起了眉頭。
李無雙自幼學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