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廖化橫刀立馬列於陣前,道:“來將報上姓名!”
劉闢上前答道:“某乃劉闢,不知將軍是何人?”
廖化心平氣和的道:“某乃鎮北將軍麾下,爾等大勢已去,速速投降吧。”
劉闢道:“聽聞漢軍殺俘,朱雋殘殺我黃巾數萬降兵,投降之後,恐難免一死!”
廖化和顏悅色的道:“鎮北將軍從不殺俘,某便是南陽廖化,麾下之人皆是黃巾降卒!”
劉闢有些驚喜的道:“原來是南陽廖化廖元檢,久仰大名!”
廖化和藹可親的道:“某蒙鎮北將軍錯愛,為親兵軍候,某是看在黃巾一脈情份上,才會好言相勸,望劉兄莫要自誤!”
劉闢畢恭畢敬的道:“難得鎮北將軍宅心仁厚,優待我等,劉闢願降!”
廖化道:“收攏黃巾士卒正是大功一件,此等良機,劉兄莫要錯過!”
“多謝元檢指點!”
劉闢出現後,黃巾軍有了主心骨,招降工作很順利,午時已經接近尾聲。
劉坤特意查了一下劉闢的資料,只有寥寥幾筆;
劉闢——黃巾將領,黃巾之亂後,與龔都一起率領黃巾殘部盤踞在汝南。後歸順劉備,並將汝南讓給劉備。在與曹操的部將高覽交戰時,為保護劉備而戰死。
評價還不錯,湊活用吧!
派人帶上禮物向洛陽報捷,劉坤駐紮在汝南一邊收編黃巾部眾,一邊等待皇帝的旨意。
今天已經是七月初四,盧植應該被罷官奪職了,董卓上位了沒有?失敗了沒有?
演義中的董卓,被張角所敗後,被劉、關、張所救,如果真是這樣,關、張現在都在自己麾下,劉備能救得了他嗎?
劉坤將所有會騎馬的黃巾挑出來,補充到幾員大將的麾下,將所有黃巾青壯造冊,準備帶到東郡,婦孺老幼願意跟隨的也帶上,不願意跟隨的就留在汝南吧。
歷史上的這個時候,朱雋和皇甫嵩已經平定了波才。
怎奈劉坤煽動了一下翅膀,將南陽張曼成給殺了,城高牆厚的宛城,旦夕之間便破。
附近的黃巾見劉坤勢不可擋,紛紛跑去陽翟投靠波才,陽翟的黃巾已經聚集了十幾萬。
秦頡和徐璆去相助朱雋,劉坤不想去,他打算在汝南休整幾天,而後北上廣宗,討伐張角。
如果按照歷史記載,張角將死於八月,這個機會劉坤不想錯過,自己打了這麼多場勝仗,董卓下臺之後,應該輪到我督軍掛帥了!
————————————————————————————
七月初九,洛陽皇宮,朝會之上!
皇帝怒容滿面,張讓乖乖的侍立在一旁。
劉宏怒不可遏,咆哮道:“董卓真是廢物,敗給張角,大軍折損近半,傳旨,給朕殺了他!”
何進上奏道:“啟稟陛下,勝敗乃兵家常事。董卓多年來與羌族戰鬥,勞苦功高,不可擅殺!”
多半大臣出列求情道:“求陛下網開一面!”
董卓這廝為了保命,真沒少下本錢。
劉宏沉吟片刻道:“董卓死罪可免,官職全部削掉!”
眾臣齊呼:“陛下英明~!”
劉宏心裡暗暗罵道:‘順了你們的意就英明,不順就是昏庸,一群蛀蟲!’
“爾等以為,誰可以前去剿滅張角?”
大臣呂彊上奏道:”啟稟陛下,威震西涼的董卓都敗給了張角,可見並非盧植無能,臣建議赦免盧植,命他繼續剿滅張角!“
劉宏怒道:”為君者豈能朝令夕改,我堂堂大漢朝,沒有一個勇猛的將軍可以戰敗張角嗎?“
眾人鼻觀口,口觀心保持沉默!
這些大臣越來越不能指望了,幸虧朕還有後手!
劉宏看了一下張讓,張讓上前道:“啟稟陛下,臣有一人選,可謂上將之才,定能剿滅張角!”
劉宏裝模作樣的道:“此人是誰?”
“臣舉薦鎮北將軍劉坤,劉坤奉旨去南陽剿滅蛾賊,三日內斬殺張曼成,六日內破宛城,而後兵發汝南,三日內斬殺汝南賊首何儀、何曼、龔都、黃邵,今已收復汝南!”
劉宏狠狠的瞪了何進一眼,何進從沒有上報過一次劉坤的軍功~!
冷冷的道:“宣旨!加封鎮北將軍劉坤為都鄉侯,即赴廣宗,剿滅賊首張角!”
呂彊道:“陛下不可,劉坤資歷尚淺,難以擔當如此重任,可命朱雋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