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3/4 頁)
撤離上海之前,卽曾不止一次的語重心長說:
「月笙,你不能上人家的當啊,我們跟共產黨的恩怨,你心中要有數目。」
「金廷蓀所指我們跟共產黨的恩怨」,除了殺汪青華之外,還有早在民國十六年時,國民革命軍北伐之役,上海三大亨黃、杜、張加上了金廷蓀,響應蔣總司令的號召,組織共進會,用民眾力量加入清黨,攻克共黨工人武裝糾察隊的據點多處。除此以外,剿共戰事時期,抗戰前與勝利後,杜月笙在上海利用地利、人和之便,對肅奸防諜,曾有相當的貢獻,凡此,也都被共產黨認為是必須「血償」的「血債」。
於是,杜月笙每次都是向金三哥敬謹作答:
「三哥,我曉得,我心裡當然有數目。」
回到內室,杜月笙尤且不勝感慨系之的告訴姚玉蘭說:
「量大的人都不會待我好,我還能巴望量小的人待我好嗎?」
有時候,杜月笙也會一針見血,戳破共產黨對於他的陰謀詭計,他說:
「他們要騙我留下來,目的就在於把我弄死為止。」
姚玉蘭孟小冬侍疾
離滬前後,對於他的知己朋友,親信心腹,杜月笙詞簡意賅,但卻往往再三叮嚀,如何敷衍、應付共產黨的原則和方針:
「對共產黨,決不要大包大攬啊!」
這話是說,共產黨罔顧信義,絕不可加以信任,對於他們,充其量祇能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實在逼不過,也唯有虛與委蛇,掉個槍花,然後趕快脫離危境,等自己立定腳根,再跟他們性命相拼。
船上兩天兩夜,杜月笙不但不曾步出房艙,甚至很少離開床鋪,成天成晚的躺在床上,與姚玉蘭、盂小冬默默相對,同船的朋友曉得他正在病中,相互告誡切勿前去打擾。五月三日,船抵香港,唯恐杜月笙體力不支,難以應付盛大歡迎場面,因此,得訊趕來迎迓的,只有少數的家人親友。
登輪迎接的少數親友之中,有一位引人矚目的翩翩少年,那便是當時已被稱為「香港杜月笙」、「夜總會皇帝」的麗池遊樂場老闆李裁法。李裁法在杜月笙十年前初度抵港時,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腳色,杜月笙居港三年有餘,他開始有了汽車洋房,人緣聲望。香港淪陷,軍統局香港區長王新衡,曾在馬路上和李裁法相遇,當時關照了他兩句:
淪陷後的香港秩序,你要盡力維持,我們陷在香港的人,請你設法救援。
就這麼兩句交代,被李裁法拳拳服膺,他曾協助陳策將軍維持戰亂期間香港的治安,並且協助盟軍作戰,日木皇軍開進香港,拉李裁法到日木憲兵隊工作,擔任偵緝隊長,他便利用近水樓臺的機會,遙捧重慶方面的指揮,一連救出了日本憲兵指名逮捕的國民政府重要人物,和若干不及撤退的工作人員。如侍奉國父原配盧太夫人脫險,掩護杭州市長周象賢、現任外交部長魏道明雙親,以及陳策夫人、國民黨港澳方面黨務負責人沈哲臣等,約計一百餘人,平安撤離。
李裁法在香港所做的工作之中,最驚險亦屬最戲劇化的一樁厥為他「以已命換吳命」,受楊虎夫人陳華之託,將杜門清客,日軍駐北平憲兵隊派遣專人前來坐「捕」的吳家元,冒險救出香港,輾轉抵達重慶。吳家元脫險後,李裁法旋卽披日本憲兵列為嫌疑人物,使他處境危殆,坐臥不安,其間他曾請託為上海四行倉庫八百壯士泅水潛送國旗的女童軍英雄楊惠敏,乘由港返渝之便,同杜月笙報告,他已無法在港繼續工作,請杜先生準他離開香港潛往內地。當時杜月笙曾囑他勉為其難,設法維持到盟軍反攻的那一天,作為策應。因此,李裁法一直滯留到日軍下手逮捕的前四個鐘頭,方由朋友告警,匆匆離港抵滬,然後遶道赴渝,抵達西安後由於旅費不繼,他冒昧的打一個電報給杜月笙,詎料杜月笙立刻便給他電匯了兩萬大洋,使李裁法不勝感激。
到重慶後,吳家元絲毫不念李裁法的救命之恩,他對李裁法的冷漠敵視,和杜月笙的殷殷慰勉,愛重交加,形成極顯明的對照,乃使李裁法對於杜月笙益發欽服禮敬,願為驅策。李裁法在重慶曾受誣被捕,杜月笙四出營救,力保開釋,自此李裁法對吳家元怨憤難平,於杜月笙則感激得五體投地。
民國三十八年五月,杜月笙重抵香港,李裁法所經營的麗池花園遊樂場,不僅使滿目荒涼的香港北角,為之繁榮,而且他那家麗池,尤被美國生活Life雜誌,譽為遠東規模笫一。他本人又出任了東方體育會主席、北角街坊福利會副理事長、跑鵝區街坊福利會監事長、華僑子弟學校校董、孔聖會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