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前提過這個話,卻是老人家說:黃老闆的場面這麼大,我們還是各行其道的好。請你上覆黃老闆,就說我們老爺說的:樹大根小,不敢從命。」
杜月笙如釋重負,談了些別的,告辭出來,滿腹心事一廓而空,他由衷佩服張鏡湖和吳崑山,手條子漂亮已極。樹大是恭維,根小,又謙虛得何等巧妙。吳崑山只要自己的半句話,
黃金榮有意要拜張鏡湖的門,這就夠了。有沒有正式拜過,全部不生關係。總而言之,黃金榮對張鏡湖曾以師禮敬之。他們為什麼爭取這一點?那是因為「強龍不敵地頭蛇」,張鏡湖的範園座落海格路,海格路在新法界,而黃金榮是法租捕房裡的那摩溫,-天字第一號。
黃老闆山了事情,杜月笙一力肩承,由他獻策奔走,居然刀切豆腐兩面光,將一場大禍消弭於無形。黃老闆對杜月笙不僅是寵信有加,而且開始有意付託全盤重任了,從此以後,杜月笙在「金榮哥」的面前,可以分庭抗禮,侃侃而談。
黃金榮迎娶露蘭春
有一天,黃老闆突如其來的對杜月笙說:他實在歡喜露蘭春不過,他想金屋藏嬌,把她討回家來。
杜月笙大吃一驚,處在當時那個時代,像黃、杜、張這般月入鉅萬的聞人,討三妻四妾,原本不算一回事。不過,黃老闆向有季常癖,桂生姐尤其一世嚴於閫威。如今老闆一旦要討小,討的又是當時綺年玉貌,早先抱都抱過的露蘭春。杜月笙簡直不敢想象,桂生姐聽到這個訊息,將會作何反應?
「這件事情只怕難辦。」他不假思索,一開口便這麼直率的說
「為啥?」黃老闆分明是在「明知故問」。杜月笙向樓上望一眼,意思是說:桂生姐這一關,你怎麼通得過?
黃老闆竟然把一隻熱馬鈴薯,拋到杜月笙的手上,他輕輕鬆鬆的說:
「你的話,她最聽得進,你去跟她談談看。」迫不得已,「百依百順」的杜月笙,只好覷個機會,把黃老闆的心意略微向桂生姐透露一下,桂生姐是何等精明的人,她冷眼旁觀這些時來黃老闆的種種反常現眾,早就有了幾分疑心,此刻聽杜月笙稍稍的一點,她還有不明白的嗎?於是,她一聲苦笑,反問杜月笙的說:
「你也認為這件事情可以做?」
杜月笙立卽否認,他說:他對這事是一百零一個不贊成,但是他說
「老闆一定要叫我來試探一下妳的意思,叫我又有什麼辦法?
桂生姐瞅他一眼說:
「你也可以講點道理給他聽。」
就這樣,又一個滾燙的熱馬鈴薯拋了過來,-杜月笙夾在兩大之間,為難之至。黃老闆的要求,他不能不答應,桂生姐的話,他又怎可不聽?何況桂生姐站得住道理,自己和她原有同感。
再去跟黃老闆婉轉的諷勸,何必為這麼個小姑娘,不惜跟多年恩愛的桂生姐鬧翻?
黃老問對杜月笙,向來言聽計從,唯獨這一樁家務事例外。杜月笙驚異不置,「金榮哥」的熱情,簡直不減少年人,他已決定不計任何後果,非討露蘭春不可。
那一頭,桂生姐一再表示堅決反對,甚至不惜以自己的去處力爭。她所恃的理由堂堂正正,沒有人駁得倒她。她不反對黃金榮討小老婆,但她不許黃老闆娶露蘭春,露蘭春是張師的養女,張師是老闆的學生,讓這個幾乎是看著長大的小妮子,由「黃家公公」改口稱「金榮」,就未免太不成體統。
鬧僵了,黃老闆爽性把心一橫,不管那個勸都沒有用,他一心一意討定了露蘭春黃公館的家庭糾紛越演越烈,夾在兩大之間為難極了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杜月笙,他是老闆的心腹,又是老闆娘盡心盡力,一手提拔起來的小兄弟。杜月笙是知恩必報,不計嫌隙的人,在他一輩子裡,時刻不忘告誡他的妻子兒女:「桂生姐的恩,是我一生一世報不完的」
另一位在夾縫裡左右為難的,是黃金榮的長媳,黃李志清,當時她才十七歲,剛剛嫁到黃家,公公婆婆很喜歡她,當公公婆婆鬧情感糾紛,兩位老人都想把她拉到自己身邊,一時間簡直使她彷徨失據,無所適從。
黃李兩家,原是通家相好。黃李志清的父親,也是法捕房的探目,和黃金榮乃是同輩弟兄。他的名字叫李祥慶,蘇州人,秉性剛強,嫉惡如仇,老上海稱他「生鐵彈」,以喩其質堅力猛。黃金榮的長子黃鈞培,乳名福寶,極獲父母寵愛,自小給他訂了李家的親。黃老闆有了錢,不是開戲館便是置地產,法租界鈞培裡、鈞福裡都是黃家的物業。鈞培、鈞福的里弄名稱,便由黃老闆的長公子得來。黃鈞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