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2/4 頁)
換言之,照杜月笙的安排,野村中將的代表,屆時便算是在請求第三國出面,向華方提出停火要求。
李澤一畢竟還是個中國人,他深信日本人情報工作做得再好,也搞不清楚杜月笙的多重身份可以巧妙運用,「拔一根毫毛又變出一個孫悟空來」他毫不猶移的去還報野村,同時更下了點「功夫」,說服野村派遣代表赴法國總領事館,會晤杜月笙與甘格林,為暫時停火的可能性初步交換意見。
到了約定時間,杜刀笙一襲狐裘兩部包車,滿載保鑣、秘書和自備日文翻譯,準時駛抵法國總領事館,進入甘格林的大辦公室,兩人略一寒暄。不久,李澤一便陪著幾位身著便服,西裝大衣的日本軍官來到,由李澤一負責逐一介紹
談話開始,日軍代表趾高氣揚,板起面孔,一開口便用中國話訓杜月笙
「一二八戰爭的爆發,完全是你們的十九路軍不遵守撤退命令,因而引起。由此可見,你們支那是一個沒有組織,沒有紀律的國家!」
杜月笙並不是一個心浮氣盛,睚眥必報的人,相反的,他一生最大的長處之一便是「忍人之所不能忍」,從而才能「相忍為安,任重道遠」,但是,當?28;甘格林,這位日軍代表聲勢洶洶,擺出「嚴詞呵責」的恣態,卻使杜月笙火冒三千丈,──他的民族正氣是歷經辛血淚而來,因而特別的強固凜烈,不容侵犯,他寧可在中國人面前讓步,決不向外國人低頭,而外國人之中尤以東洋人為最。所以,當日軍代表怒目橫眉,說了那幾句重話,杜月笙頓?73;氣湧如山,勃然大怒,他抗聲而答:
「十九路軍該不該撤退,我是老百姓,我不清楚!不過你們的關東軍司令本莊繁,不得你們政府的准許,就下命令炮轟北大營,佔領中國的瀋陽和東三省,倒是各國報紙上都登得有的。日本有這麼亂七八糟的關東軍,難道也算是有組織、有紀律的國家?」
這一席話不但說得慷慨激昂,義正詞嚴,而且,針對日本海軍方面的心理弱點,用關東軍的備受指責,直搗日軍代表的心臟,折衝尊俎,攻心為上,也許這便是杜月笙無師自通的外交天才。總而言之,斯語一出,使日軍代表為之語塞氣沮。李澤一連忙出來打圓場,他陪看笑臉向杜月笙說:
「杜先生,今天談的事情很多,讓我們坐下來,從長計議,好嗎?」
杜月笙卻仍然不假辭色,避而不答,他注視日軍代表的反應,直等那幾名便衣軍官,全都面現尷尬,無可奈何的先坐下去。他才傍著法國總領事甘格林,和日軍代表隔一張長會議桌,面對面坐著。
日本軍官的臉色,宛如島國多變的氣候,他們疾顏厲色唬不倒杜月笙,反被杜月笙抹下臉來訓斥一頓,隨卽變為謙遜恭順,杜月笙不是初次和東洋人交手,他懂得他們的心理,李澤一是土肥原系下的角色,他比杜月笙更為了然。於是,他不吝越俎代庖,借筋為籌,站在中間人的立場,說了一大堆話,用意在彌補一碰卽僵的局面。重新挑起話題
當雙方以緘默表示同意,杜月笙是以上海市民生命財產為重,勉為其難,當仁不讓,到法國領事館來會晤日軍代表,聽一聽日方停戰的意向,然後以私人友誼,代為轉知上海軍政當局,「試探」一下可否藉此重開恢復談判之門。──李一長篇大論,侃侃然的說完了這一大段話,頓一頓,見日軍代表並無不懌的反應,和駁斥的表示。杜月笙方面他不必考慮因為這一席話正是為了杜月笙所說的。於是,李澤一先請杜月笙發表意見
「我今天只帶了耳柪矗�苟旁麥嫌錁�淖��患膊恍斕乃擔骸肝揖透�釹壬�檔囊謊��沂搶刺��輾接忻揮諧閒耐;鸕摹!�
李澤一搶著回答,「當然有,當然有,否則的話,他們這幾位代表就不會來了。」
日軍首席代表又趕緊補充一句:
「不過,日方停火是有條件的。」
杜月笙機警的一語不發,他彷佛不曾聽見。
甘格林眼看場面又要鬧僵,他命翻譯為他傳言:
「杜先生方才說過,他今天來此,就是為了聽取日方的意見,貴方如有條件,請提出來,讓杜先生衡量一下,可否代為向華方轉達。」
兩項情報三天休戰
於是日軍代表又施展他們慣用的伎倆,極盡威脅利誘之能事,一連串的提出許多停火方案。首先,日軍代表要求華方「遵照」日本海軍司令部,在一月二十八日深夜十一時二十分向市政府和公安局所致送的最後通牒,請十九路軍撤出上海,以免肇致兩國軍事衝突。杜月笙聽了,哈哈大笑,他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