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被扣押了三年,蔡昭公很窩火。
被扣押了三年,皮衣和佩玉還是沒保住,蔡昭公就更窩火。
回到蔡國的第二天,蔡昭公就又上路了,去哪裡?晉國。
“楚國人太可惡了,我們不能跟蠻子混,我們請求貴國出兵討伐楚國,我們願意做前導。為了表達誠意,我把兒子帶來了,在晉國做人質。”蔡昭公要投入晉國的懷抱,要找楚國報仇。
看來,蔡昭公真是豁出去了。
這個時候的晉國六卿早已經換了陣容,韓起已經去世,兒子韓須接班;中行吳也已經去世,兒子中行寅接班;魏舒在韓起去世之後接任中軍帥,此時也已經去世,兒子魏侈接班;趙成也已經去世,兒子趙鞅接班。上一屆內閣就只剩下了範鞅和智躒。
現在,是範鞅為中軍帥,智躒為中軍佐。而負責諸侯事務的,是中行寅。
蔡昭公首先見到的就是中行寅。
聽完了蔡昭公的彙報,中行寅翻了翻白眼,看了看蔡昭公,突然眼前一亮。
“楚國人真是太貪了,不過呢,說實話,你這身皮衣還真不錯,這塊佩玉也很精巧啊。”中行寅看上了蔡昭公現在這身行頭了。
蔡昭公一聽,只知道楚國有個囊瓦,現在看來晉國也有個囊瓦啊。
俗話說得好:天啊烏鴉一般黑。
“嘿,這身衣服,我也是借別人的。”蔡昭公還是那個捨命不捨財的勁頭,也是賭氣,你要啊,我偏不給。給了囊瓦就夠心疼的,我吃飽了撐的再來給你送上門?
中行寅一看,不給?好啊,你不捨得,那我就讓你白跑一趟。
中行寅去向範鞅彙報,按照以往的慣例,首先中行寅會告訴範鞅有什麼好處。這一次,中行寅什麼也沒提,範鞅就知道蔡昭公看來不太會做事了。
“老蔡來,什麼意思啊?”範鞅問。
中行寅把意思大致說了一遍,然後說了:“元帥,現在咱們自己還顧不過來呢,國內又是水災又是旱災的,外面還有鮮虞人老騷擾我們。再者說了,楚國人也不好對付啊。我看,打發他走算了。”
“也是啊,又沒什麼實惠。”範鞅也這意思,想了想說:“你打發他走吧,不過告訴他,三月的時候王室要搞個什麼盟會,號召中原諸侯討伐楚國的,到時候他可以去看看,說不定能實現他的願望。”
就這樣,蔡昭公算是白跑一趟。
——中行寅的壞主意
三月份,王室還真的搞了一個盟會。說是王室,實際上是王室的上卿劉文公搞的,他聽說楚國現在不行了,想著號召中原諸侯討伐楚國,搶點地盤過來充實王室的土地。當然,主要是給自己弄點實惠。
對於這個盟會,大家都在暗地裡笑劉文公太天真,這世界上誰也不是傻瓜,誰願意給你當長工啊?雖然大家都覺得這件事情很無厘頭,可是大家也都願意來看看熱鬧。就這樣,三月的盟會真就開成了。
晉國派出了中行寅,這哥們路過鄭國的時候,從鄭國借用羽毛,然後就用這些羽毛裝飾旗子,去了盟會。大家一看,好嘛,連這也要貪。
衛國和蔡國也都參加了,還為了排名先後發生了爭執。
整個盟會,除了吃吃喝喝,談到楚國的時候大家就打哈哈。劉文公後悔死了,白白花了許多接待費。
蔡昭公也很鬱悶,看這樣子,在楚國的這口惡氣是出不了了。
中行寅也很鬱悶,原本指望著蔡昭公這段時間能想明白,這次帶點什麼實惠過來,沒想到還是這麼不懂事。
“整丫的。”中行寅想了一個壞主意,於是悄悄來找蔡昭公。
“老蔡啊,你不是想打楚國嗎?說實話,我們很支援你們。可是,你也知道,我們跟楚國簽有和平協議,我們是講信用的文明人,不能說撕毀就撕毀,怎麼辦呢?我來之前跟範鞅元帥商量好了,給你出個主意,讓你報仇。”中行寅態度很客氣,話說得也很真誠。
“太好了,什麼主意?”蔡昭公很高興,看到了希望。
“這次啊,沈國不是沒有來嗎?這是違反和平協議的事情。所以,你們就以沈國違反和平協議為由,討伐沈國。你們討伐沈國,楚國一定來打你們,到時候你們向我們求救,我們就有理由攻打楚國了,你看這主意怎麼樣?”
“好主意。”蔡昭公也不知道是腦子不好使,還是報仇心切,竟然絲毫沒有懷疑。
春天開完會,夏天,蔡昭公就率領蔡國軍隊討伐沈國。蔡國雖然是個小國,可是沈國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