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頁)
從前,是伍奢輔佐太子建;如今,伍奢死了,他的兒子伍子胥來輔佐太子建了。太子建明顯能夠感受到老伍老師和小伍老師的不同,老伍老師斯文穩重,教自己小心謹慎,避免犯錯;而小伍老師孔武有力,聲如洪鐘,教自己要銳意進取,敢於冒險。
“公子,要報仇,宋國不是我們應該呆的地方。”伍子胥勸說太子建離開宋國,前往吳國。
“不,宋國是中原大國,背靠晉國,有機會的。”太子建拒絕了,其實他心裡的算盤與伍子胥完全不一樣,伍子胥是要報仇,要毀滅楚國,而太子建是要等待機會重回楚國,譬如父王突然良心發現或者費無極突然腦膜炎發作等等,自己就有機會了。可是,如果自己去了吳國,就等於宣佈與楚國為敵,就再也沒有可能回到楚國了。
道不同,不與謀。
雖然同是費無極的受害者,伍子胥和太子建的目標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還是去吳國吧。”伍子胥一再地勸告。
“不。”太子建一再地拒絕。
伍子胥有些後悔來到了宋國,因為在道義上說,他現在是不可以拋下太子建而獨自前往吳國的。
鬱悶,非常的鬱悶。
——太子建搬家
也許是伍子胥報仇的決心感動了上帝,也許是某一天出門踩上了雞屎而改變了命運,總之,突然有一天,太子建提出來:“老師,咱們離開宋國吧。”
為什麼太子建同意離開宋國了?想通了?還是改變策略了?都不是,是形勢所迫。
來看看宋國的形勢。
就在伍子胥來到宋國的當年,宋國發生了內亂,宋元公和華、向兩家發生爭執,於是雙方互相抓了對方的兒子做人質。有一段時間,宋元公和夫人每天吃飯之前要先到華家,看自己被扣押在華家的兒子吃了飯,這才放心地回宮吃飯。
後來宋元公實在忍受不下去了,就把自己手頭的人質都給sha了,然後進攻華、向兩家,結果那兩家都逃到了吳國。
華、向兩家從吳國借兵攻打宋元公,宋元公急忙向晉國齊國鄭國等國求援,於是聯合國軍隊前來救援,與吳軍交手,吳軍大敗,華向兩家就被包圍在城中。
眼看吳軍不行了,華向兩家又向楚國求援,於是楚國軍隊前來援助。
這下熱鬧了,世界大戰又要開始了。
不過,此時的楚國和晉國都不願意開戰。於是楚國向宋國提出請求,說是華向兩家在宋國犯了罪,楚王很擔憂,因此希望讓這兩家到楚國接受懲罰。楚國人的話說得很客氣,宋元公竟然拒絕了。
宋元公拒絕了,楚國人就很沒有面子了。聯合國一商量,覺得楚國人的建議挺好,大家都有面子,於是晉軍主帥中行吳下令,解除包圍,讓華向兩家逃亡楚國。
最終,事情就這樣解決了。
這個時候,已經是楚平王九年(前520年),太子建和伍子胥在宋國已經兩年時間。
那麼,為什麼這件事情讓太子建決心離開呢?
來看看太子建最初的得意算盤是怎樣的。
太子建從來沒有想過要靠武力回到楚國,他所想到的最佳的途徑就是外交途徑,這就是他為什麼逃到宋國的原因。
在所有中原諸侯國中,與楚國關係最好的就是宋國,而宋國的向家尤其與楚國的卿們私人關係良好,所以太子建就希望透過宋國,特別是向家來與楚平王溝通,期望說服楚平王讓自己回到楚國繼續作太子。
所以在宋國期間,太子建和向家走得很近。
可是,如今一場內戰過去,楚宋兩國關係惡化,而向家倉皇逃奔楚國,NB帖網(*)N?BtiE。 整理太子建在宋國的處境也變得非常尷尬,再呆下去不僅毫無意義,更且充滿危險。
到了這個時候,太子建是不得不走了。
去哪裡?伍子胥強烈建議去吳國。
“不,去鄭國。”太子建決定去鄭國,按照自己既有的策略,去鄭國是最好的選擇了。
於是,太子建去了鄭國,伍子胥無奈,也只好跟著去了鄭國。
此時的鄭國國君是鄭定公,由於子產已經鞠躬盡瘁,遊吉擔任執證。
太子建在鄭國受到熱情的接待,鄭定公甚至給了他上卿的待遇,給了一塊非常不錯的封邑,以此來表明鄭國比宋國更仁義更慷慨。
與宋國人死要面子不一樣,鄭國人很直率。在宋國,向家人每次都哼哼唧唧地答應太子建“等機會”;而在鄭國,遊吉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