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1/4 頁)
段浩方這才恍然大悟,對她道:“娘,你想錯了!大伯那邊是每三個月算一回的!”
“三個月?”段章氏嚇著了!三個月?還要再等一個半月才有錢拿?
段浩方笑道:“正是。這時候也不一定,什麼時候盤完了賬,大伯才會叫我們幾個去領錢,有時多些有時少些,等過了下個月應該就會說這個事了。”
段浩方呵呵笑著走了,段章氏傻眼了。還有一個半月才有錢拿,還不一定是哪天,還不一定有多少,那現在怎麼辦?她已經吃了一個月的白麵條了。
她又把魏玉貞叫過來商量,商量來商量去都變不出錢來,最後段章氏想了一招,不是三個月給一次錢嗎?三個月前還什麼事都沒有呢,段老爺和段浩方的家用還是交到二姐那裡的,她那邊一定還有錢!去跟她要!
誰去?
段章氏眼睛發亮的看著魏玉貞,魏玉貞哆嗦了幾下,掩著頭說痛啊痛啊段浩平剛才還有事叫她呢,她先走了啊,不等段章氏再叫,一溜煙跑了。段章氏恨鐵不成鋼的罵了幾句,可她自己也不敢去啊,現在哪裡還有那個膽子?只好仍是想叫魏玉貞去,可她再叫她過來,她卻死都不過來了!這個沒出息的!真是沒本事啊!
第 210 章
段章氏想著找個機會跟段浩方說說家裡這錢的事,可卻怎麼都找不著人。她早上起來,段浩方出門了,她晚上睡了,他人還沒回來。一回兩回還好,多來幾次她就惱了,按說現在段家外頭的事他管得也不多了啊,那天天跑出去幹什麼?
段浩方這些日子早出晚歸的是為了給昌偉和昌福找先生。
這還是二姐跟他提的,正好他現在身上的事少了,昌偉和昌福眼看也大了,不能再這麼天天就閒在院子裡,總要送出去唸書長學問的。
二姐一臉愁容的坐在榻上,跟段浩方說:“我前幾日還看到二哥家的那個昌正在外頭地上打滾呢,他都十歲了還跟個小孩子似的不懂事,我可不想讓昌偉和昌福以後跟他學!”
段浩方想起段浩平那個德行,再看昌正也覺得這孩子沒規矩,昌偉和昌福也大了,不是小時候讓奶孃帶著在屋裡不出去,現在兩個孩子天天往外跑,要是讓昌正給帶壞了可怎麼辦?二姐說的有道理。
段浩方就請人尋訪附近人家,有那收弟子的讀書人就把昌偉和昌福送過去。他打聽好了回來跟二姐一說,她便道:“先別忙著送過去,讓人先去打聽打聽他的人品如何。”
也對,拜先生也要看人品,免得把孩子教壞了。他就讓人去找這先生的鄰居打聽,完了回來跟二姐說:“我看這先生還行,家裡雖然窮點,可讀書人都好講個風骨,怕是因為這個才受了窮。”他想著到時多給那個先生一些錢就行了,不愁他不把昌偉和昌福教好。
二姐聽了卻皺眉道:“三爺,我倒是覺得這個人不行。他是住在菜市街的。”
他笑了,真是婦人,看人太膚淺,是覺得跟住在菜市街的人打交道丟人了吧,道:“菜市街那邊的房子便宜,我不是跟你說他窮嘛。”
二姐仍是不大情願,說:“三爺,咱們不可能把先生請回家來教孩子,一是家裡沒地方給他住,二是這個事咱們還沒跟爺爺他們說,貿然請個先生回來怕家裡人不高興。”
他聽了皺眉,段家沒有請先生的習慣。他倒是不知道以前段浩守他們小時候是怎麼識字的,他是段老爺教的,也沒正經請過先生,倒是臨過貼念過幾本書,但都沒好好讀過。現在段浩守的兒子昌興都十七了也沒見那邊有請先生的意思,最近卻像是要讓他到櫃上去學著,對了,就是大伯讓他多回家歇歇,陪陪二姐少受點累以後的事。
也就是二姐,心心念念著給孩子請先生,吳家雖然是鄉下人,倒挺看重子孫的學問的。
他說:“請先生的事就是咱們自己家裡人知道,爺爺那邊回頭我會記得去說,大房和二房那裡你不要說出去。”
二姐點頭說:“我知道,只是既然這先生不能請回家來,自然是送昌偉和昌福到他那邊去,三爺你想想,能讓咱們的孩子到那邊去嗎?那種汙七八糟的地方,又髒又亂,怎麼能讓孩子天天到那邊去呢?”
這個倒是他沒想到的,雖然他不介意自己跑到菜市街去登門拜訪請那人給昌偉和昌福當先生,可不代表他就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跑到那邊去,本來讀書是件雅事,跟菜市街那汙水橫流的地方擺在一起似乎就不那麼好了,他可不相信孩子在菜市街裡讀書還能讀好。
要麼,就要給這個先生另找個地方住?那又太麻煩了,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