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
泉州城西倚晉江,東臨東海,是著名的海外交通港口城市。這泉州始建於唐代中葉,五代閩國後期,泉州節度使留從效,在城外進行大規模修築,城垣周長達二十里,呈不規則梯形,北短南長,其規模大大擴大。因城傍植刺桐樹環繞,故有“刺桐城”之稱。
泉州臨漳門內此時早已是商賈雲集。
“包子、饅頭,熱騰騰、剛出爐的包子饅頭喲,看一看看一看啊……”
“甜甜的血糯粥啊,客官來一碗吧。”
“雞爪啊,美味的雞爪啊,這位客官您看看這多新鮮的雞爪啊。”
一早街上就站滿了討生活的大大小小人們,嘈雜的叫賣拉開了一天的序幕。
濱江閣就坐落在這條繁華街道的中間。琉璃瓦、大紅牆的二層酒樓矗立在四周的一溜平房,越發顯出它的高大。
石軒明仗著與那富家少爺手中“借”來的銀兩一路而來,日子過得也不錯。
“喂,小叫化子。這裡不你來的地方!滾!滾!滾滾滾……”正四下張望就聽到前面有人叫嚷,他轉目望去,有一名小乞丐在濱江閣前被小二擋到門外。
“有位大爺讓我送信上去。”小乞丐說著揚揚手中的一封書信。
“給我,我給你送去。”小二皺皺眉頭,退一步道。
“這可不行。那位爺讓我親手送到他手上。讓開!”說著低腰從小二肋下鑽過,直奔樓上。
小乞丐走過的地方,那些位食客個個掩著口鼻,一臉的厭惡地躲開。
“快攔住他!”隨著小二的一聲叫嚷,幾名店夥計從四面圍上來,要將這小乞丐抓住。後面還傳來老闆的聲音:“小心著點,這些古董不便宜!”
卻不想這小乞丐雖然長得又瘦又弱,身體卻是十分的靈活,流動的紛亂人流自然給小乞丐提供了機會。只見他縱身一跳,抓住了樓梯的扶手,順勢翻到梯上。三步並兩步地衝到了樓上。
“小叫花子,找死啊。給我滾下來!”小二緊追著衝到樓上。
石軒明看著這小乞丐不由想到了自己。自從自己十歲那年流落江湖,經歷過這孩子的事。當下也轉入酒樓,向樓上走去。
窗邊迎街的桌位上,一位年約三十歲上下,面容嚴肅、髭鬚及胸的青年男子憑窗而坐。一襲青衫籠罩著他寬厚的身板,透現出七分龍虎之氣。面前桌上擺放著四五樣泉州本地的普通小吃。他一手執杯自斟自飲,一邊望著窗外街市,顯的悠然自得。
他聽到樓下的聲音,轉過頭來正盾到小乞丐來到樓上。
“等一下。請這位小朋友過來坐吧。”髭鬚客揮手示意小二不必管這事。
“大爺,您姓楊嗎?”小乞丐衝到他身邊道。
髭鬚客笑笑道:“不錯。”
“這有一封您的信。”小乞丐將信放到桌上,用自己又黑又髒地手背揉著鼻子,眼睛卻是直直地盯著那桌上的一盤盤小吃。
髭鬚客笑道:“小二,照著我桌上的再給我各來一份,我請這位小朋友吃個飽。”
小乞丐幾時遇上過這等好事,半信半疑地問道:“大爺,您真的給我吃?”
“這點你先吃吧。坐下來慢慢吃。不夠再叫好了。”
髭鬚客衝他笑笑,從桌上拿起信拆開了慢慢細讀著。小乞丐此時早就不客氣地大吃特吃起來。
石軒明在遠處看著,覺著這髭鬚客非但英武不凡,而且又有善悲心腸,不由得生出許多好感。
小乞丐正吃著呢,就見樓梯又一陣響,有四名穿著一色衣服的少女走上樓來。前面三人年紀都當在十六七歲,面目都還算清秀,每人手中握著把又長又窄的長穗青鋼寶劍。後面一人蒙著塊白紗,只露出上半部臉。但就是這半邊臉,就看出得這姑娘必須是個美人胚子,相貌應該遠在那三名少女之上。四人穿得都是川中的錦緞。江湖中人一看就知道必定是青城派的。
四個少女在樓梯口觀望許久,才找了一處安靜的角落坐下。小二還沒上見問要點些什麼就聽到內裡包間中傳出一個難聽的聲音。“是青城派的小丫頭片子到了嗎?”
三名沒有蒙面的少女立刻臉上露出怒色。要知道青城派是中原正道五大派之一,聲勢比之少林相差也是無幾。
“老三,不要亂說話。這青城派莫怨、莫怒兩個老牛鼻子可是有點手段的。”
“二哥,你擔心什麼?如果是放在川中,老子還怕她們幾分。可這裡是泉州,又不是她們川中。”
“誰在那裡放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