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 頁)
高望重,鐵護義和林堂主屢建奇功,他們中任何一個做盟主,我敢保證全盟上下沒有一人反對。”
林森笑道:“我看誰也別提了,這裡沒有一個人的資格比陳雲中老,也沒有一個人的威望比陳雲中高。陳老不日就要回莊,由他代理盟主,待各大門派掌門人到來之後,再正式就任俠義盟盟主就是了。”
正文 第七章 笑言勝敗
八月初三。
龍門石窟。
龍門,中國四大佛教石窟之一,和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在洛陽南郊二十餘里處。
這裡香山與龍門山東西對峙,伊水于山間北流,遠望如一座天然門厥,史稱“伊厥”。隋朝建都洛陽後,因宮城門面對“伊厥”而史稱“龍門”。
龍門山山河壯麗,風景宜人,自古即為洛陽八景之冠,兩山翠柏與伊水相映,遊覽路旁的十幾處泉水構成了優美的景觀。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就有“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的佳句,今誦猶新。
諶小峰和鐵心慈一路遊覽,來到了奉先寺。
諶小峰並不是來遊山玩水的,他是來決鬥的。
一個人在決鬥之前,到處看看風景,能使緊張的心情得到放鬆。
現諶小峰的心情已經很放鬆,——甚至已差不多忘了決鬥的事。
奉先寺本來就不是一個適於決鬥的地方。
奉先寺並不是一座寺廟,而是一個石窟,三面石壁上都雕滿了各式各樣的佛像,規模之大,龍門第一。有二菩薩,迦葉,阿難,金剛,神王等,大多溫和可親,面帶微笑。
二人來到盧舍那大佛之前,仰首觀望,此佛高達五丈,一顆頭顱就有一丈多高,兩耳垂肩,長達五尺。諶小峰站在大佛之前,不由感到了自己的渺小。鐵心慈道:“奉先寺開鑿於武則天執政之期,先後費時四年,武則天自己出錢二萬貫,這盧舍那大佛,據說就是按照武則天雕塑的。據佛經所言,盧舍那即是光明照遍的意思。”鐵心慈小時候就跟隨父親來過這裡,對這裡的一切再熟悉不過,所以解說起來頭頭是道。諶小峰又仔細看了一陣,只見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宛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