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2/4 頁)
今可是明目張膽,肆無忌憚了,看得這兩位那真叫一個羨慕嫉妒恨啊!
有了麴塵勻過來的銀子,寶梳很快就把那傢俬房菜館買下來。菜館原先的老闆和廚子都打包走人了,寶梳便把海櫻調了過來,暫時任行政總廚;初真呢,就當總廚顧問。別小瞧了這兩位的手藝,放在霧重村頂多就算做得好吃,可到了臨安這大地方,她們倆的小特色菜那叫一個絕!
至於繡莊那邊,因為要求離開的繡娘太多了,儘管寶梳和初真誠心地挽留了,但她們始終擔心金兵會打過來,最後弄得客死他鄉,所以寶梳並沒有強行挽留她們,而是發放了工錢和路費,派人將她們送回了雅州。於是,繡莊裡就只剩下十二三個繡娘了。
而這個時節,前方戰況多變,後方逃難的人也多,所以像繡莊這樣的商鋪幾乎是沒法再做下去了,只能靜待形勢轉好。餘下不打算離開的繡娘寶梳也沒讓她們閒著。活兒照做,工錢提成照給,她們也很樂意。
寶梳的私房菜館開張後,買賣倒能抵上芙蓉樓的一半兒,到底民是以食為天的。她先後推出了兩個系列的特色菜:霧重下酒小菜和蒙頂山茶香菜,因為口味兒獨特,頗有鄉土風情,所以很受那些食家和文人墨客的喜歡,幾乎每日都是預定滿了的。雖說繡莊暫時蕭條下來了,但私房菜館又讓寶梳的腰包鼓了起來。
且說那日上午,景王妃派人帶了口信兒過來,想讓寶梳預備一桌素齋。預定已經滿了,寶梳只好將她平時歇息的房間騰了出來,暫時用來待客。到了飯點,景王妃領著兩個女兒和一個戴著薄紗帽的女人來了。入座後寶梳才知道,這位容顏看上去頗為憔悴的女人正是之前景王爺花五萬兩要贖的那位景妃娘娘。前幾日才安全到達臨安。
喝過兩口茶後,景王妃說道:“娘娘本不想出門兒的,但我看她精神著實不好,胃口也不開,整日無精打采的,這才勸了她到你這兒來坐坐。她起初不願意,我就跟她說,不是去別家做客,只是去一個相好的姐妹處喝口茶,吃頓家常飯而已,也沒外人,她這才來的。”
寶梳打量了一眼這位景妃,大約二十五六歲,模樣柔弱纖柔,屬於典型的南方美人。只可惜,靖康之亂時被金人擄去霸佔,落下不小的陰影,至今都還鬱鬱寡歡著。她替景妃斟了一杯茶,笑容溫柔道:“王妃說得對,娘娘您不必拘束,來我這兒就當是走姐妹家,串串門而已。我這兒也沒什麼好東西招呼你,貨真價實的家常菜,你可別嫌棄。”
“哪裡的話,”景妃總算是開口了,聲音柔柔道,“我聽哥哥和嫂嫂說了,當初若非你仗義相助,贖我之事怕沒那麼順利了,還得多謝你呢!”
“舉手之勞何足掛齒?娘娘真的不必太放在心上了。”
“對了,我聽哥哥說你家也有個贖回來的,如今可到家了?”
“別提了,”寶梳搖搖頭道,“那個是贖了都不肯回來,自己跑得沒影兒了!”
“怎麼會這樣?”景王妃納悶地問道,“千辛萬苦地贖了還不回來?那豈不是人財兩空嗎?難道是她自己想不通不好意思回來?”
“大概是吧!”
“可她一個人留在北邊多危險啊!身邊也沒個親人,生病了都沒人照顧呢!要不這樣,我家王爺在北邊還有人在,你把你家那個親戚的名字告訴我,我讓王爺傳信再替你找找。”
“也好,那就有勞王妃和王爺了!她叫阮初心,十八歲左右……”
“什麼!”景妃臉色頓時大變,雙手一顫,捧著的杯子跌落下去,打翻後撒了一桌子的水。寶梳好不詫異,忙問道:“娘娘,怎麼了?莫非你聽過這個名字?”
“是啊,妹妹,”景王妃也好奇道,“你是不是見過寶梳家這位妹子?”
“我……”景妃欲言又止,臉色不太好看。
“娘娘,難道您真見過初心?”寶梳忙追問了一句。
“這……”景妃有所猶豫道,“我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您真見過初心?”寶梳聽她這口氣,彷彿是真見過的,又問道,“您在哪兒見過她?她是不是還在北邊?”
景妃看了景王妃兩眼,又看了看寶梳,猶豫了好一陣子才緩緩開口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她,只是聽那個山賊頭目喊過她一聲阮初心罷了。”
“山賊頭目?”
“嗯,”景妃點點頭道,“在從北邊回來的路上,我們途徑緇州,出城後經過一個叫天安嶺的地方,遭遇了一夥劫財的山賊。那些人擄了我們上山,關押了幾日,直到哥哥的朋友拿銀子贖我們,那些人才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