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1/4 頁)
“她太囂張了。”黎平抿唇,不過他知道,莫子涵確實有這個囂張的資本。起碼就他個人而言,能如此輕易的就從他手中將槍奪走,就證明對方可以同樣如此輕易的要他性命!
白子諭站起身走向窗臺,“的確是我先冒犯了老人家。”
黎平趕忙抓起電話,命服務員送來急救箱。
此刻,莫子涵將老太太拉回房間,祖孫二人坐在床上半晌都沉默不語。
莫子涵不知道該如何開口,但今天的訊息的確需要讓她消化消化。
奶奶,是賈平國當年的妾?
不用去詢問老太太這件事是不是真的,因為從她剛剛的表情中,莫子涵已經得到了答案。
“當年,我很仰慕賈司令,更沒想到能夠嫁入府裡做妾。入府第二年,我就生了個八斤重的男嬰,當時賈司令非常高興,賞了我好些珠寶首飾,那孩子,是賈司令的第一個孩子。”老太太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些緬懷的味道。
“可是還沒滿週歲,那孩子就死在大太太的手裡。”老太太眸色一暗,“那陣子,賈司令忙著跟共黨密謀大事,無心家中瑣事,對兒子的死,直接交給大太太料理處置。我當時心灰意冷,得知大太太要對付我,又得知管家秋生的弟弟,是**的人。”
“司令準備投了共黨,秋生必定沒了活路,他知道大太太要對付我,就帶著我一起逃出了賈家。再後來,你爺爺投奔到你叔爺那裡,被調去湖南老牌軍閥劉建緒的手下,那時候劉建緒已經當了多年的省主席。”
“1949年7月,我們跟著劉建緒逃到香港,住在復興銀行宿舍。他是那裡的大股東,為了有更多的現款充實行囊,劉建緒決定處置銀行產權,順帶著從銀行裡多撈些現金出來,這樣方便我們遠逃,尋個更安全的地方。”回憶往事,令老太太的眸中染上了一層複雜的色澤。
“香港復興銀行前身僅是一個辦事處,沒有香港政府的營業執照,直到1946年香港被英國佔領的時候才正式領到了執照。內地解放以後,許多有錢人逃到香港想做投機買賣,不過那時再想向英國政府申請營業執照,不僅要花很多很多的錢,而且非常不容易。可想而知,一張執照的價值。”
聽到這裡,莫子涵對這些陳年舊事竟是有些聽得入迷了。而且,這可都是鮮有人知的秘聞啊。
“劉建緒就準備變賣復興銀行的牌照?難道銀行裡已經調不出錢來?”她開口問道。
老太太緩緩點了點頭,“我記得復興銀行的總經理叫江國章,他有次對我說‘我們到底是土包子,搞銀行不行,只曉得在湖南建房子、買地皮、做投機買賣,不知多尋出路。如果早撥一部分資金來香港發展,也可以在香港蹲下來,更不會挨老闆罵了。’可想而知,那個時候有多緊迫。”老太太搖頭一嘆。
“復興銀行只有兩間房子連一動騎樓,場面不大,業務也僅做些國內黑市的匯兌,吸收存款只是少數,湖南總行並沒有撥多少錢款過來,因此復興銀行與各省設定在香港的銀行相比,確實是相形見絀的。無法外調資金之下,劉建緒就只有賣掉營業執照這招棋可以走了。我記得開始是要價三十萬,正趕上袁德泉從江西南昌逃到這裡,想在香港做投機買賣,但他只出十五萬,討價還價後又加了一萬港幣作為房屋傢俱錢。”
說到這裡,老太太搖頭而笑,誰能想到當時在湖南叱吒風雲的劉建緒,逃離大陸時遭遇了這樣的窘境?
“劉建緒拿了這筆錢,在1950年底遷居到巴西去了,並沒有帶走我和你爺爺。那個時候,你叔爺已經跟著蔣經國逃到了臺灣,我們兩個人手裡經費有限,只得返回內地,隱居蘭城。”
聽到這裡,莫子涵眼眸微閃,沒有想到平日裡看起來話語稀少的老太太,竟是還有著這樣複雜的過去,她經歷了改朝換代,物是人非,背井離鄉,更見識過種種普通人難以想象的事情。
“好在你爺爺在蘭城裡還是有些老關係的,我們改了名字,重新生活。”老太太轉目看向莫子涵。
“所以奶奶雖然人老,心卻清明得很,孰好孰壞,孰是孰非,都看得真真切切。你這孩子突然轉了性子,我又哪裡會像他們那樣被輕易騙過去?”老太太露出慈愛的笑容。
莫子涵緩緩抱住她的手腕,“那麼……賈老爺子……”
老太太搖頭道,“過去了,都過去了。”
雖是如此說,但莫子涵還是敏銳的捕捉到老太太眼中湧現出的絲絲淚花。
在賈府的那些日子,恐怕才是她人生中最難的一段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