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中人的作派。——難道這個韓昌學過魔法?
小保驚訝道:如果是真的,那韓昌豈不是一個魔法師?
我沉吟道:我得回去好好想想這些陣勢,儘快把陣圖想明白了畫出來。如果韓昌是個魔法師的話……
我忽然之間有一點期待:如果韓昌是個魔法師的話,難道我從小就憧憬的魔法門之夢會在大宋朝這片偏僻的北疆得到延續嗎?我能夠對付得了他嗎?他能夠戰勝得了我嗎?——棋逢對手,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啊?
六郎大叔已經差人回去京都報告前線情況了,一併約請大宋的國師——那個白鬍子垂胸的趙天綱儘快過來視陣。我冥思苦想了好多天,始終不得要領。韓昌見我們沒有動靜,就每日派出個把將領來,到我們營寨外挑釁。六郎大叔索性閉門不出,任憑韓昌的部將如何謾罵嘲笑,只在營門外面高掛幾塊免戰牌,象是使給韓昌看的幾副難看的臉色。
一天夜裡,我在長久的漫無結果的冥想之後走出營房,把眼望天。今夜的星空星位疏朗,往日那種集市一般的繁華不知所蹤,只剩下一層稀薄的主星連帶周邊的伴星還在懶懶地發光。我看到我的主星紫微星變得通紅,象是一隻焦慮的眼睛在荒蕪的夜空頻繁閃爍。我不由自主地用上了占星術,開始計算今年的行星落入主戰星盤的角度和軌道。
算著算著,我忽然想到:韓昌的佈陣原理,與今夜的星象難道不是有幾分相似嗎?以往只因我總把天門陣的各個陣形放在同一平面去解析,所以越解越亂、越解越繁,其實,只要把它們看作立體交匯的佈局,一層一層地拆解開來,不就可以看清楚天門陣的結構了嗎?
七天之後,我將一張手繪的天門陣模擬陣形圖放到了六郎大叔的面前。在這張史無前例的立體草圖中,我用自己首創的分層復原法構擬出了天門陣的大致陣勢,並用八卦和星象的原理加以解釋。陣圖雖然是從經驗觀察的角度出發來繪製的,卻在其中大量融合了我對於魔法的研修心得。
因此,這張陣圖讓所有的人都感到震驚。
我解釋道,天門陣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綜合陣形。它有六個相互牽扯的層次:第一層位於全部陣形的最外緣,是由北面的一字龜蛇陣、南面的鐵門金鎖陣、西面的太陰陣和東面的太陽陣組成。一字龜蛇陣有七個將臺,以橫向排列為主,一萬兵力執矛為蛇頭,衝西,一萬兵力執戟為龜尾,衝東,行動時首尾相顧,是進攻型陣勢。鐵門金鎖陣有七個將臺,一萬兵士執長槍為鐵門,一萬兵士執鐵箭為鐵閂,一萬兵士執利劍為金鎖,是防守型陣勢。
第二層位於第一層以裡,位置稍低,是按照東南西北四斗的星位佈局。在四鬥星位之間的空白地段,還散佈著身著青黃赤白黑五色戰衣的遊走戰士,隨時呼應四斗的戰情。這一層基本上是個護衛層。
第三層被緊裹在第二層的內裡,由北方的玄武陣、南方的朱雀陣、東方的青龍陣和西方的白虎陣構成。每陣各有七個將臺。其中玄武陣和朱雀陣以防衛陣形佈局,將士鎧甲堅固,兵刃沉重。青龍陣和白虎陣以攻擊陣形佈局,青龍陣由一萬兵士執黑旗為龍鬚,一萬兵士執鉤鏈為龍爪,一萬兵士執金斧為龍鱗;白虎陣由一萬兵士執牙棒為虎牙,一萬兵士執短槍為虎爪,一萬兵士執節鞭為虎尾。
第四層又是一箇中間層,在其間按照二十八宿的位置密佈下武力過人的勇士,每個人都可以監測八個方位的動態,並且可以協同最近的夥伴向入侵的對手發動短線的攻擊。
第五層是個巨大的迷魂陣,由兵器、土壘和隱蔽的戰車組成百轉千回的甬道,專門吸噬對方貿然闖入的尖銳戰鬥力,稍不留神,我們就會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不僅貽誤戰機,而且很有可能在被動而焦躁的奪路狂奔中命喪黃泉。
第六層就是這個超級大陣的核心——天門陣。由於迷魂陣的遮蔽,這個核心我不是看得特別清楚,但是有一點毋庸置疑,韓昌一定會把最精銳的戰鬥力和最機密的武器,埋藏在這個最後的核心地帶。
我的工作振奮了同僚們的精神。佘太君和楊六郎交換著喜悅的眼神,連聲稱好。我猜想他們心目中對我的構擬圖是有些猶豫的,但對於提升士氣而言,目前卻沒有比這張羅裡羅嗦的草圖更加有效的良方了。中軍帳裡一掃多日以來的沉悶空氣,人人笑逐顏開。勝利,雖然還遠在天邊,但畢竟我們已經看到了通向勝利的那條路究竟該從哪一點開始往前走。
我已經弄明白天門陣的佈局機巧了。但是對於佈下這個陣勢的人打算怎樣來運用它,我還沒有絲毫的想法。我決定去會一會韓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