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人的事,這些都不關別人什麼事。 txt小說上傳分享
做一個單身者好不好(6)
江鶴,男,42歲,上海人,畫家。
我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史,具體的事我不想講。那是年輕的時候一段對生活的嘗試,像小孩子玩遊戲,當時還蠻認真的,回過頭去看就覺得很好笑了。不過還好,沒有留下什麼負累,如果沒有這段記憶,我的生活好像是了無痕跡的,這是自己安慰自己的話。現在我絕對是不想結婚了,人生不過如此,結婚也好家庭也好,對我來說就只是那麼一回事。我做的是很虛的與人們現實生活隔離得很遠的工作,需要用一種邊緣人的姿態來對待眼前的一切,過於地混跡在現實生活中,對自己的創作和工作肯定都是有影響的。比如說,一個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思想應該是高度自我的、幻想的、超出現實之上的,這時候如果有一些太俗太瑣碎的日常事務跑來打攪,就有可能前功盡棄。在我眼裡,婚姻就是一大堆平庸的瑣碎的一點意義和樂趣也沒有的事,我對它一點兒興趣也沒有。好多年來,我都一個人過,作畫呀,出國呀,都是很自由的,不光是指具體的生活和一個人的行動,最主要指的是心態。人不應該太過於束縛自己,本來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現實對我們的束縛就已經夠多了,我何必還人為地鑽進一個圈子裡去呢?做一個單身者情感的慾望還是有的,如果連慾望都沒有了,那人不成變態了?也有女友,相好的那一段時間內彼此相處得很鬆弛,男人和女人的關係就應該這樣,不要搞得緊張兮兮的,那樣還有個什麼樂趣?如果相互之間或是怠懈了或是緊張了就拉倒重來,沒必要誰和誰糾纏著不放。其實男人的佔有慾和妒忌心還是有,因為自己不能給予別人什麼,只有把心裡的那一點俗念吞進肚子去。我很奇怪這一點,為什麼女孩子都希望結婚?說起來思想蠻新潮,一提到結婚這事就糊塗了。她們總是想著把男人往婚姻的這一條路上引,總是想著把同居變成婚姻。結果這一來一切便弄糟了,自然我是不會答應的。我願意給她們別的東西,錢啦機會啦,但不會和她們結婚,有點愛有點性就夠了,一張紙片有什麼意義?如果感情靠不住,那麼結婚證更靠不住。但是女孩子就是想不通。就這樣從我身邊跑開的女孩子不止10個。
單身者最不能忍受的是孤獨和寂寞,所以很多人雖然對家庭和婚姻不抱什麼希望,但是還是選擇了婚姻,採取了一種“好死不如賴活”的生活方式。原因是實在不能忍受單身生活的孤獨。無論上班或者回家總是面對自己,自己高興鏡子裡的那個人也高興,自己不高興鏡子裡的那個人也不高興,太乏味了,不高興的時候沒有人與你分擔,高興的時候沒有人與你分享。轉型期的中國現代社會一切停留在初級階段,包括滿足單身者情感以及生理需求的服務和娛樂設施也是初級階段的(其中包括“單身俱樂部”我們在下一章將有專門的文字敘述)。採訪中有很多的單身者都對我們很直率地談到了他們的愛與性,他們認為他們有愛和性的權利,困難的是,有時候他們的確不容易獲得。一方面要拋開責任的困擾,一方面又希望獲得情感和性的滿足,這就是現代社會單身者面臨的第二困擾。
三、單親家庭——不容忽視的社會話題
“和孩子父親離婚之後我帶著小孩生活了7年,比起完整的家庭孩子當然有缺少的一些方面。我盡力地使他過得好,彌補他感情的缺憾。我一個人工作,回來照料家務,教育孩子。之前我的家庭生活過得很不好,夫妻之間經常發生衝突,給小孩心理上造成傷害。離婚之後家裡平靜多了,對小孩現在上學將來參加工作心態的正常發展都有好處。有人總是喜歡將矛盾拖著不解決,實際上早解決對大家都好。現在我的經濟稍微困難一些,但是心情好多了。孩子很快就要長大成人,那時候我就會覺得我的辛苦很值得。”(一個40歲的單身母親的話)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做一個單身者好不好(7)
喪偶的單身男女之中,女性數目大大超過男性,北京這一資料的差距是喪偶後獨身的女性佔喪偶後獨身總人數的74%,男性只佔26%;上海女性喪偶者獨身人數佔喪偶者獨身總人數的78%,男性為22%。可以說明:(1)根據醫學報告和人類壽命上的性別差異,在中老年死亡人數中,男性死亡率高於女性,喪偶單身者中絕大多數為中老年女性;(2)資料也可能顯示喪偶的單身男性再婚比例高於女性,而喪偶單身女性再婚的比率要小得多。這也是為什麼喪偶的單身者中女性比例高於男性的原因。有心理學家分析,男性的單身者比較女性而言更加難耐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