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真相更是難以查明。也許的冥冥中只有天意,擅長暗殺的陳其美最後也在1916年被人暗殺,這次的主使人人卻也是同時參加革命的幫會人物張宗昌,而且是同門。
最不可思議的是,目前絕大多數的歷史書,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甚至是歷史小說,都異口同聲地斷定袁世凱是宋教仁被刺殺的幕後元兇,隨後他又殺了武士英、殺了應桂馨、殺了趙秉鈞,還在臨死前的那個月派人刺殺了陳其美。倘若洪述祖早一點被抓被殺,估計也得算在袁世凱的頭上。
黃興曾在宋案後激憤的說:“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殺宋教仁;你說是應桂馨,他說是洪述祖,我說確是袁世凱。”但正如《論語》中說,“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認定袁世凱是殺人元兇,只因為袁世凱是個稱帝復辟的壞人,所以歷史便可以不顧證據的鑑別與細節的推敲,只管將屎盆子一股腦兒的扣在袁世凱的頭上,這又是何等荒唐可笑與不負責任。在宋教仁遇刺案上,歷史又何嘗不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跟隨袁世凱多年的機要秘書張一麟曾對刺宋案做過評語,他說:“宋案之始,洪述祖自告奮勇謂能毀之。袁以為毀其名而已,洪即唆使武刺宋以索巨金,遂釀巨禍。袁亦無以自白。小人之不可與謀也,如是。”
于右任是宋教仁的好友,他給雕像撰寫的銘文慘烈沉痛,但到底是誰殺了宋教仁,眾多史書,眾說紛紜,至少到現在為止,不得不遺憾地說,宋教仁被刺殺一案仍舊是一個謎,于右任先生在銘文中“勒之空山、期之良史”的願望,至今都沒有實現。
(宋案一文的寫作過程中參考思公先生的部落格,特在此表示感謝!)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二十五、李烈鈞湖口舉義
二十五、李烈鈞湖口舉義
在上海方面組織特別法庭對宋教仁刺殺案進行審理的時候,卻又遇到相當的困難。首先是兇手武士英已經無緣無故的暴卒;二是要犯洪述祖已經逃到青島的德國租界,無從捉拿;三是涉案的國務總理趙秉鈞稱病躲進醫院,對於上海方面要他出庭的要求,趙秉鈞只管拿出醫生的診斷報告,雖然發出過幾次電報為自己辯駁,但就是拒不到庭(畢竟是民國第二號人物)。
在國民黨內部,當時也形成了兩種不同意見。大體來說,黨內的激進派主張武力解決,而原來的穩健派則主張法律解決,特別是那些新當選的國會議員,更是如此。在宋案發生時,孫中山正在日本,他在得知訊息後立刻於3月25日返回國內,隨即在上海的黃興寓所召開會議,以討論下一步的對策。
孫中山在得知案件過程後極為悲憤,他在會上極力主張起兵討袁,幾乎把去年與袁世凱相談甚歡的事情忘了個一乾二淨(判若兩人的孫先生當時似乎也不甚成熟)。但是,參與會議的國民黨高幹們,大多不贊成孫中山要動武的意見。特別是二號領袖黃興,他認為目前案件的審理對國民黨一方有利,應該先考慮法律解決,不到最後一步不應該輕談戰事。
孫中山聽後極為生氣,他在心眼底已經認定袁世凱毫無救藥,必然要搞專制復辟;與其等他露出狐狸尾巴,倒不如現在就動手。孫中山聲稱,只要現在給我兩師的兵力,我就親自率領向袁世凱問罪。但問題是,當時國民黨連兩個師的軍隊也沒有。不過話說回來,就算當時有兩個師的兵力,恐怕也像黃興說的那樣,敵不過袁世凱那些訓練有素的北洋軍孫中山沒有和他們交過手,黃興可是知道他們厲害的。
事實上,當時宋案尚未完全釐清,即使國民黨人有一千個理由懷疑袁世凱,但也不宜直接認定袁世凱就是幕後元兇,興兵討袁未免有“地方反抗中央”之嫌。因此,當孫中山要求對袁世凱動武的電報發出去後,國民黨的三個實力派都督,江西都督李烈鈞、安徽都督柏文蔚、廣東都督胡漢民,都立刻回電表示絕無實力獨立。
孫中山當時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去日本爭取援助,但他大概忘記了,在南北會談前,他也曾在歐美、日本各國轉了一圈,結果沒有討得一文錢,兩手空空而回。那些列強雖然戴著文明帽,但都是些唯利是圖的勢利眼,在袁世凱沒有當上總統的時候尚且不肯押寶到孫中山身上,如今袁世凱已經當上了大總統,他們怎麼會再去支援孫中山呢?好在這個計劃沒有實施,不然日本要是乘虛而入(租借滿洲),那孫先生就得背下千古罵名了。
國民黨當時舉棋不定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屆國會要在4月8日開幕,這時候宣佈*袁世凱未免有點不合時宜,而大多數當選的國民黨議員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