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道冠道袍,道家扮相。
識海世界,輕靈之氣上面,有彌陀山,也有方寸山,佛相天魂居於彌陀山,道相地魂則居於方寸山。
令狐的肉身神念,甫一進入識海,佛相天魂便道:“我為佛天,修真佛,辨真我,證無上菩提!是為釋菩提!”
道相地魂也道:“我為道地,修真道,辨虛妄,證無上道果,是為道玄!”
同時響起道家真言:“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渺之門。”
天魂釋菩提也誦佛家真言:“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閤眼朦朧又是誰。”
令狐無比驚訝的看著天地二魂的變化,但忽然之間,似乎若有所悟,卻又抓不住。
天魂釋菩提對地魂道玄道:“道友。”
地魂道玄也微笑向釋菩提稽首:“道友!”
然後同時向令狐命魂神念道:“道友!”
令狐驟然有所悟,哈哈大笑,揹負巨劍的肉身的形態,在這片識海天地內凝聚成形,朝天地二魂躬身行了一禮,道:“道友!”
而後,三人相視大笑!
令狐卻是在這刻悟到,萬物皆有魂,魂道同樣囊括萬物,要成就魂道,就要領悟萬物之道。
不過,有前人成就的渡化萬物的佛家和道家這兩大門,令狐卻是不用一一去領悟萬物之道,只要去悟那佛與道,就等於領悟了萬物之道。
故此,天魂才會化身為釋菩提,去證那無上菩提的佛門大法,而地魂卻化身為道玄,去證玄之又玄的無上道果。
也是在這刻,令狐的三魂,才是真正的獨立而出,雖是一,卻又不是一,乃是真正的道友了!
不過,如今的釋菩提和道玄,都只是徒具其行的佛與道而與,他們現在推演的依舊是證魂訣,畢竟令狐從未曾接觸過禪佛學與方道學,對於佛法和道法,卻是沒有什麼瞭解,要讓釋菩提和道玄,真正徵得佛果與道果,卻還需要無數機緣。
首先,令狐就得去尋找佛門大法,和方道法門,供釋菩提和道玄研究。
不過,這卻不急,畢竟證佛果與道果,那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可以說比令狐肉身化命魂的修煉還要難上幾倍。
“勞煩兩位道友了!”
令狐道。
釋菩提和道玄微笑:“你是我,他是我,皆是真我!”
令狐大笑,再次躬了個身,行了個禮,然後離開識海世界,迴歸肉身真我。
雖然都是自己,但還是有尊卑主次之別,令狐此時的命魂,還沒有化形而出,事實上,命魂一直都在識海里沉睡,令狐肉身和思維上的各種慾念,其實不過是命魂的小部分神識而已。
所以,他雖然和釋菩提和道玄互稱道友,但靈魂的級別,卻還不屬於同等的地步,所以禮數還是要盡的,令狐同時也已經明白,天地二魂究竟在丹碧山做了什麼,才惹得向來祥和聖潔的天地神物月華如此暴怒。
卻是天地二魂盜取了整座丹碧山的萬物靈脈,而丹碧山,是天地神物月華精心巧設的一個靈脈之地。
天地二魂並不知道天地神物月華巧設丹碧山靈脈有何用意,卻感受到這丹碧山靈脈蘊含著的一絲萬物規則,有造化之威!
天地二魂自然不會錯過這無上之寶,竟然巧妙的將丹碧山萬物靈脈奪取,顯形於識海世界之內。
靈脈被奪,丹碧山萬物雖然外表沒有任何變化,但神韻已失,只剩下其殼而已。
天地神物月華一番苦心心血瞬間為他人嫁衣,自然暴怒不已,奈何天地二魂實在太過晦澀,躲回令狐識海世界後,竟讓月華都無從搜尋。
而令狐識海世界的丹碧山萬物生靈,卻是真正的萬物生靈,而非那些由天地二魂神識所化的生靈。
雖然,丹碧山這些萬物生靈,只是靈脈,而無肉身,但在識海世界,它們就是真實的,它們可以像外面世界一樣,遵照造化規則,進行繁衍生息,要是有機緣,它們也可以頓開靈智,問道悟真。
而識海世界,令狐就是這個世界的造化之主,機緣,更是隨時可以賦予。
所以,可以說,天地二魂奪取了丹碧山蘊含的那絲造化規則靈脈後,真正的將識海世界演化成了一個真正的生靈世界。
而這個世界,為令狐所用。
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