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了。
第二天,高偉伯領孫健初到靳錫庚的旅店住所見面。
“靳先生,西北工作艱苦啊。”孫健初請靳錫庚再考慮。
“孫先生,”靳錫庚說,“日本人把我的家鄉都佔了,我還能到哪裡去呢?再艱苦的工作我也不會畏懼的。”
孫健初緊緊地握住了靳錫庚的手。靳錫庚說,這一握就定下了我的終身,從此與石油結下不解之緣。
九十老翁記得極清楚, 這天是1938年10月13日。
在與孫健初一握後,靳錫庚不忍將四個女兒拋在日寇的鐵蹄下,又冒著生命危險,日夜兼程,回到杞縣將四個女兒接到西安。父女五人隨孫健初踏上了西行的旅程。
我們要談談嚴爽了,他作為中國石油工業的開拓者和早期領導人之一,作為打出第一口出油井的中國人,是應該進入史冊的。
他1896年生於江蘇泰興,畢業於北京大學礦冶系。關於他追隨孫越崎到陝北開發油礦的壯舉,我們前邊已有介紹。但在劉志丹接管(傳統說法是“解放”)延長油礦後,他的行蹤則成為石油史上的一個謎。劉志丹去時,孫越崎已被翁文灝派去管理焦作中福煤礦,延長油礦由嚴爽代理,因此嚴爽必在紅軍手中。但後來怎麼又到美國去了呢?為了搞清這段史實,我對每一位採訪者都提出了這個問題。他們向我推薦了一位89歲的長者單喆穎先生,說單先生當年與嚴爽同被劉志丹解放,以後又到玉門油礦擔任機廠廠長,應該清楚此事。
不知經過多少周折,我才與在淮南煤礦度晚年的單先生聯絡上。他給我回了四封信,紙上的字已呈無筆體的虛弱狀,我揣度,這位老人是以怎樣的毅力來完成這項敘史工作的,一定是在用生命來寫。
1935年夏,劉志丹領導的紅軍接管延長油礦後,將嚴爽關押到瓦窯堡。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為打破國民黨的封鎖,發展生產,又將嚴爽放出,請他擔任延長油礦的技術主管。為留住嚴爽的心,又將一位根據邊區政府新婚姻政策與地主丈夫離婚的原地主的侍妾嫁給了嚴爽。好心的嚴爽接受了這位妻子,而他的原配妻子此時在上海正帶著兩個女兒日夜盼望著他的歸來。陝北妻子為嚴爽生了兩個兒子,張心田到陝北調運鑽機時,將她帶到玉門與嚴爽團聚,不幸的是,在生第三胎時因難產,加之醫療條件簡陋,故去。
對於嚴爽是如何從陝北到美國的,眾說紛紜。一篇文章說,邊區政府對嚴爽是來去自由,但未提如何自由出走之事,只說嚴爽擔心不能專事礦業,經領導同意離開延長。臺灣有文章說,嚴爽是在陝北妻子的化裝掩護下出逃,這似乎也很離奇。單喆穎在給我的信中則這樣寫道:
1936年底,東北軍攻佔延安。當時我在中央石油廠永坪礦作副廠長,接到中共經濟部部長毛澤民的指示,讓我們撤退到延長。正在準備行裝時,東北軍已派人來,讓我們去見一位吳師長。吳師長說,受南京資源委員會的委託,令你們回南京。於是,永坪礦所有外來人員隨東北軍到了延安。當時嚴爽正在延長。東北軍未到延長,紅軍已撤,工人們得知永坪員工被東北軍接走,怕失業,遂簇擁著嚴爽第二天也來到延安。到西安後,資源委員會發錢遣散工人,只剩下我和嚴爽二人到焦作去拜見孫越崎。不久,嚴爽被資源委員會派到美國深造,以備後用。果真一年後,翁文灝電召嚴爽回國,委以了甘肅油礦籌備處主任的重任。
嚴爽、孫健初、靳錫庚在蘭州相會了。他們在蘭州做物資上的準備。一年前,試探隊完成甘青考察回到蘭州後,兩位美國人因戰爭爆發,匆匆離開,有心的孫健初則把考察的物資全部寄存在蘭州。這批物資對已失去開發西北石油興趣的顧維鈞僅是微不足道的損失,甚至早已忘掉,而對開發玉門油礦的先遣隊,則如雪中送炭一般。
11月28日,他們坐上一輛破舊的卡車,沿著剛修建完畢的簡陋的蘭新公路,從蘭州顛簸著向酒泉進發。
河西走廊早已沒有了昔日絲綢之路的繁華,戈壁連綿,飛鳥不見,寒風颯颯,黃沙滾滾。靳錫庚的四個女兒在卡車上凍得縮成一團,他只得心疼地將小女兒摟在懷裡,無言地安慰女兒的心。
12月4日到達酒泉,將籌備處設在三官樓街。
靳錫庚租下籌備處對面劉興國家的一間房子,安頓下女兒。他答應教劉興國測量技術,這使女兒得到了更好的照顧。
酒泉恐怕是當時中國最窮的城鎮,靳錫庚去時正是滴水成冰的季節,仍看到許多人身上沒有完整的衣服,到夜晚燒熱了炕,就光著身子躺在炕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