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事
孩子媽媽出差。幾天來,我沒把孩子扔給他外婆,而是抽時間自己帶。接送上下學、去游泳、輔導作業、講故事,上學之外的時間,我倆幾乎形影不離。
一天,和同事約好打檯球。搶十的比賽,戰況比較激烈,晚上快十點才到家。到家後,本以為哲哲已經睡著了,哪知一進家門,發現他還坐在床上翻書呢。
“寶貝,你為什麼還不睡啊?”哲哲說:“你還沒給我講故事,你忘了答應我的事了?”“沒有,沒有!”我趕緊拿出梅子涵主編的《中華民族奇幻故事集》,講了兩個少數民族後,才看著他倒向一邊,眼皮沉下去,慢慢進入夢鄉。
那一晚,我一直沒睡著,反思自己的錯誤。
草莓山
霍貝爾曼的《草莓山》也算是文學名著,文字通俗、簡單,寫的都是孩子之間的趣事,哲哲一下子就沉浸其中,成為忠實聽眾。開篇部分,主人公艾麗因為聽說全家要搬到草莓山,興奮不已,以為那裡真的是漫山遍野結滿草莓,但結果卻只是一個街名而已。
聽到描寫艾麗心裡懊喪的文字,哲哲發表看法:“其實沒必要傷心的,就像芝麻街不一定有芝麻,北京金隅也不是一條金魚一樣。”
“那爸爸是名副其實的好爸爸吧?”“也不一定,你還打過我呢?”“什麼時候?”“喏,我3歲的時候,還有5歲的時候,因為不游泳,你就打過我。”
後悔問了一句多餘的話。只好費勁口舌解釋為何動手,直到說服哲哲為止。原來,你的好、你的壞,孩子門清,都記在腦子裡。
六、有關閱讀的成長片段(9)
蛋蛋學校
2013年年初的北京圖書訂貨會,參加了“蛋蛋學校”系列的新書釋出會。
哲哲一拿到剛出的4本新書,特別高興,自己先翻了一遍,隨後央求我給他讀讀這套宋海東創作的“本土原創版神奇校車”。不得不承認,這套書確實不錯,無論是表現形式,還是知識細節,都很講究。
週末,帶哲哲去紫竹院公園滑冰的時候,路過遊樂場,他指著一個蛋形設施,問我:“爸爸,你猜它像什麼?”“像什麼,就是一個玩具啊?”“不對,你看它多像太極龜的蛋蛋飛行器啊!”然後,還湊近擺出剪刀手,讓我拍張照,作為紀念。
又一本好童書融入了他的生活,真好!
不學媽媽
臺灣漢聲出版的“中國童話”系列,講的都是很精彩的中國傳統故事。
我忙的時候,哲哲媽接著讀。比較痛苦的是她的中文底子太差,“破腚(綻)百出”。例如,講《黃帝與蚩尤大戰》時,“蚩尤”被讀成了“蠻尤”。“黃帝又到東海殺死了一隻叫夔的怪獸”,哲哲媽索性偷懶,讀成了“殺死了一隻很可怕的怪獸”。“黃帝找來自己的女兒女魃”中的“魃”讀對了,剛想誇獎哲哲媽一句,她坦陳,是蒙的。
後來問哲哲怎麼看媽媽識字不多的問題,哲哲說,不學媽媽,不認識的字我就去查字典。我暗自佩服,他有著不錯的學習方法。區別
給哲哲講《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講到三月份的一集,是《黑夜裡勤學的孩子》。故事中羅列了鑿壁借光的匡衡、囊螢照書的車胤、雪夜讀書的孫康等,意在勉勵小朋友勤奮學習。
讀完了一集,剛要往下繼續讀,哲哲問我:“爸爸,你說,為什麼前面故事裡的匡衡看的是竹簡,而後面故事裡的車胤和孫康看的是書呢?”這個發現讓我很驚喜,沒想到他這麼用心,引導他:“那你猜猜看,到底什麼原因,是他們故意的嗎?”“不是,我覺得,前面的故事發生時可能還沒有發明紙,而後面的車胤那時候紙已經發明出來了。”
回答得太精彩了,可以給滿分。於是,我仔細地給他講了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故事,他聽得很認真。其實,所謂教育,就是引導,引導孩子觀察和思考。做到了這些,教育就能成功。
六、有關閱讀的成長片段(10)
還是區別
“中國童話”系列讀完後,給哲哲讀“小小孩”系列的《西遊記》。
其實,哲哲對“小小孩”系列的名稱總是嗤之以鼻,覺得自己是大孩子,不屑於看小小孩的書。一天,我問他:“你說,唐僧的三個徒弟有什麼相同點?”本義是希望他說出“悟空”、“悟能”、“悟淨”,都帶一個“悟”字,屬於悟字輩的。沒想到他的回答卻是,一是他們都很醜,二是他們都有武器,三是他們都愛殺人。
這個回答讓我很震驚,哲哲做到了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