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掙扎。
在為肖恩教授整理遺物的時候,何家全只發現了八千元的存款和珍藏得很好的一本日記,扉頁上題著唐朝詩人李商隱的兩句詩: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何家全不忍心開啟一代宗師的心靈深處的隱秘。把這本日記隨同肖教授的遺體一同火化了。
從龍華殯儀館送別完教授回來,何家全一路上心裡沉甸甸的。
從導師清貧的一生,何家全彷彿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一個苦雨霏霏的夜晚,何家全、孫洋、歐陽成在校門口的小酒館裡喝酒。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煩心。
三個人心裡都很鬱悶。
由於美國凍結了中美之間的學術交流計劃,孫洋的公派赴美留學的夢也暫時成了泡影。
酒後吐真言。那天晚上,三個人都掏心掏肺把自己這些年來的焦灼和苦悶一股腦兒地倒了出來。
他們不約而同地談起了白天在《文匯報》看到的一則廣告:
廣東鹿港市龍口電子廠以五十萬高薪招聘主管市場營銷的總經理,要求研究生學歷……
五十萬是足以使何家全這群從未走出過校門的學生娃心驚肉跳的數字。
在大學裡按部就班地做學問,搞科研,終其一生,也積累不起這麼大一筆財富。
小酒館打烊的時候,三個人集體做出決定:退學不讀了,到廣東打工去。
那份豪情,彷彿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革命青年痛下決心要去紅色聖地延安一樣。
何家全、孫洋、歐陽成都是系裡的高才生。何家全還是江南大學研究生會的主席。三個大有培養前途的碩士集體退學要去廣東打工掙錢,在當時的大學校園裡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象牙塔裡的書生們開始審視社會轉型期知識分子的價值。
一時間,議論紛紛。
一位老教授熱淚盈眶地感嘆:人心不古,坐冷板凳專心研究學問的時代一去不返了。
江南大學研究生院專門就此事給國家教委打了報告,主管此事的高教司不置可否,未做任何批覆。
畢竟時代不同了,人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經過一段時間的僵持,何家全、孫洋、歐陽成退學到廣東打工的申請得到了校方的批准。
歷史上的廣東曾是一片蠻荒之地。
連綿的南嶺阻擋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也阻擋了和中原文明的交流。
“嶺南”是中國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的一道文化屏障。
古代觸怒龍顏的一種下場便是南貶。
蘇東坡南遷時寫下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不過是一種隨遇而安的自我安慰,完全沒有文人雅士離別江南時“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那種文化上的認同和依依不捨。
俗語說:“老不入川,少不入廣。”
因為自古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年老入川是進得去出不來的,要客死他鄉。
廣東則一直是不毛之地,瘴氣叢生,民風淫邪,少年入廣,很難全身而退。
情多累美人(5)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的廣東已成為中國最早進行市場經濟試驗的地方,也是中國唯一一塊與資本主義世界接壤的地方。
有“東方明珠”之稱的香港和“東方賭城”之稱的澳門與珠江三角洲水相通,地相連。
天時、地利、人和使廣東自改革開放以來,連續保持了中國區域經濟增長最快的紀錄。
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
何家全、孫洋、歐陽成一致決定直奔鹿港,去龍口電子廠應聘。
鹿港是廣東改革開放的最前沿,不久前鹿港還對貢獻巨大的科技專家發放了高達一百萬人民幣的重獎,第一次用鉅額獎金的方式隆重承認知識的價值。
鹿港市還在依山傍水的海濱斥巨資蓋起了歐陸風格的“科學家村”,獎給來鹿創業的科學家每人一幢別墅。
這條訊息成為國內外各大報刊的頭條新聞,也讓何家全他們熱血沸騰,知識分子也能發大財。
鹿港成了何家全他們心目中的新烏托邦。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海上英雄會(1)
離開學校的時候,何家全把這些年來省吃儉用攢錢購買的數百本書籍統統送給了自己的師弟師妹們。他要告別書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