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語塞,然後就不得不徹夜加班改改改。
想到這裡,他覺得自己還是可以隨便在古代當個將軍的。
第二次戰鬥打響,趙括派出的隊伍是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秦軍陣地衝來,秦弩戰陣三波連射,仍有騎兵衝進秦軍陣中,突然之間,秦軍騎兵出現,在馬鐙的支援下,他們手中揮舞著長戟,收割著趙軍騎兵的性命。
兩方騎兵廝殺不多時,趙軍的馬已經累得不行,秦軍的馬仍有餘力。戰局變成了單方面的屠殺。
看著這一幕,趙承平想了想,這是喬瑜這個意外因素造成的,在正常情況下,趙軍不應該敗。不過就算沒有喬瑜,按正常歷史程序,秦軍也已經從匈奴人那裡學到了單邊馬鐙,還是比趙國強些。
他又感慨,果然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戰爭是促進發明創新的動機。
第三陣,秦軍拿出全部實力,與趙軍四十多萬主力對戰,真正實力的較量開始了。在這一場中,分明就看出來白起比趙括強了不是一個等級。
白起以百萬之兵將趙軍迫入山林,讓趙軍的騎兵優勢盡失,此時趙括又接到斥侯來報,秦軍將糧道截斷。此時長平已斷糧數日,只待邯鄲派人送來糧草,如今這最後的希望也斷了。
清點士兵,人數仍有數十萬,但均已疲憊不堪,此時,大多數趙軍的眼中已流露出恐懼,發自內心的恐懼,他們都累了,希望不要再與這樣可怕的敵人交手。
其實秦軍這裡也支援不了太久,秦王有令,凡秦國年齡在十五歲以上的男性,全部送往長平,甚至原本不需要服役的人家也未曾倖免。
百萬之多計程車兵,張嘴就要吃飯,長期的兼併戰爭,對秦國的國力也消耗極大,何況突然再有這麼多人的集結,糧草根本就不夠數。
如果不能一舉拿下長平,秦軍也要餓肚子。
兩邊均露出疲態,得到斥侯回報的大王子哲都露出得意的笑容,轉頭問左賢王:
“現在,是咱們出手的時候了。”
第四十三章 一切都是為了這一刻
就在秦趙兩軍廝殺的正酣時,從另一側的山頭湧出了鋪天蓋地的第一支隊伍。
“匈奴人!”有人驚呼。
養精蓄銳等待多時的匈奴軍以猛虎下山之勢直撲兩**隊,還沒有來得及反應過來,許多人已經被匈奴的彎刀砍翻在地。措手不及的兩國士兵在慌亂中根本不知如何自處。
其中包括趙軍的統帥趙括,他哪裡見過這種半路下山摘桃子的事,有心將被打散的軍隊集合起來,卻已無能為力。
白起這邊鐵血親衛仍進退有序,但也只是數千人的親衛隊,其餘的人馬,特別是那些剛剛被徵召來的,甚至沒訓練過幾天計程車兵,雖然人數有數十萬之眾,但被人數僅有十幾萬的匈奴軍衝開了與指揮官的聯絡,他們也只有疲於逃命的份。
現在,是時候了。
趙承平從系統中調出技能:眾望所歸。
並沒有什麼異象,趙承平有些擔心是不是自己弄錯技能的施放方法了,正在緊張的時候,隊伍開始騷動。
秦趙兩方計程車兵心中同時響起了一個聲音:“與秦(趙)軍的人一起,先幹掉匈奴人。”鬼使神差一般,他們拿起手中的武器,整肅好隊伍,所有的中原人,齊齊將刀揮向匈奴軍。
左賢王早已預料到秦趙兩國計程車兵會回過神來,但是沒有想過會反應這麼快,而且彷彿有人指揮似的,迅速集結成陣,攻守各司其職。而且兩方剛才還廝殺成一片的敵人,竟然同仇敵愾。
趙國騎兵一馬當先,與匈奴人戰在一處,後排的秦兵引箭待發,一排排的秦弩如遮天蔽日的烏雲飛上天空,將匈奴的後軍射了個七零八落。
剛才還在以死相拼的兩人,互相以後背相托,為對方掩護,硬是砍翻了十幾個匈奴人。
趙承平舉起青銅劍:“秦軍聽令,左右兩軍從後路包抄,中軍正面進攻。”副將傳令下去,鼓聲有節奏的響起,響徹戰場。
訓練有素的秦兵迅速按鼓聲列陣,率先衝陣,擋在匈奴人前面,趙承平趁此空蕩,找到了趙括:“我也是平原君的老相識了,雖現在為秦國效力,但也不忍見趙人受此屠戮,不知趙元帥是否願意暫且放下恩怨,共戰匈奴。”
“眾望所歸”的影響力也對統帥有效,趙括馬上答應:“趙軍也可由君指揮。”
趙承平又下號令:“趙軍騎兵與秦軍中軍共同對敵,步卒從山頭兜過去,截斷匈奴後援通道。”
匈奴人原本就是撈一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