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我辦一件事?”
“太后儘管吩咐。”趙承平恭敬道,先聽聽唄,反正不想辦的話,就溜回趙國。
宣太后拿出小小的一枚玉佩:
“把這個帶給魏顯,讓他不要著急,他在華陽君府。”
魏顯這個名字很熟悉,趙承平想起,曾經在秦王的竹簡上看見,他上書,希望要回父親的封地陶邑。
看來此事大有可為。
他點點頭,宣太后此時臉上神色鄭重:
“我知道你是趙國平原君的門客,而大秦,是我畢生心血所在,不容有失。”
說著,她定定的看著趙承平,似乎要看透他心中所想:
“無論如何,我也不會因私廢公,毀了大秦。”
看來自己想做什麼,這位宣太后已經知道了,只是在自己的權力和國家的利益之間,她在尋找一個平衡,她會在國家利益內找到讓自己權力最大化的方法,如果不能,她會放棄自己的權力而維護國家的強盛。
透過她的記憶,趙承平看見當時魏冉被遷陶邑,浩浩蕩蕩出咸陽時,她心中的悲憤,也看見了她是如何隱忍,不曾為了這事向秦王說任何一句,只因為她認為秦王獨擁政權,更有益於秦國。
秦王收回陶邑的旨意,則是她始料未及的,外甥被召回咸陽,封了一個不大不小沒實權的官職,從此國家大事與他無關。
當時她很想說些什麼,卻只是在後宮發了一通火,沒有要求秦王收回成命。華陽君曾問她為何不為外甥爭取,她卻說:
“朝令夕改,豈不讓商君當年城門立柱得來的威信白白損失?”
再後來,身邊常年伺候的宦官與宮女都被替換掉,她向外想要傳遞的任何事情,都會被傳到秦王那裡去,她也忍了,並從此只問風月,不談政事,只因那會兒秦國周圍群雄合縱聯橫,欲與秦國一爭高下,她不願昭襄王因此而分心。
當真是個了不起的女人。
不多時,宮女將嶄新的衣物帶回,交給趙承平。
宣太后斜倚在榻上看著他一件一件將衣物穿好,又命宮女為他束髮著冠,坐在銅鏡前的趙承平看見方才還微笑看著自己的宣太后,面沉似水,雙眼微眯望著自己的背後,心中又隱隱不安起來,不知她心裡又在盤算著什麼主意。
他站起身來,轉向宣太后,只見她又是那副妖媚的模樣,還稱讚:
“果然是個美男子。”
————————
直到真正站在大路上,街道兩旁小販的叫賣聲、車輪馬蹄壓在青石板地上的聲音、路旁大媽聊天的聲音盡數湧入耳中,他才大大鬆了一口氣,宣太后竟然真的就將他這麼放出來了。
不過想想也沒什麼道理
走到岔路口,向左是華陽君府,向右是驛館,他猶豫了一下。
如果是去驛館,不知道會不會有變數,不如先去華陽君府,把宣太后交託的事辦完再回去。
不料在路上,卻遇上了周元,他剛想向周元打招呼,就見斗大的拳頭挾風向自己的鼻子打過來,雖及時將臉側過,仍被重重的擦了一下,當時就紅了一塊。
他怒道:“你發什麼瘋?”
周元一拳沒擊中,另一拳又接過上:“你做得好事!”
第十四章 離間
擋下週元的第一波攻勢,莫名被打的趙承平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看著周元又有上來的意思,趕緊抬手:
“等一下!”
周元怒氣衝衝道:
“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有!話太多了,根本就是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比如:
“幹嘛打我?”
周元顯然對這個問題十分的不滿意:
“你還不該打嗎!你昨夜去了哪裡?”
太冤了啊,之前平原君從來沒有說到了秦國還有門禁時間,必須按時回去,怎麼周元現在這麼大的火氣?趙承平賠笑道:
“我不知道晚上不能不回去,也沒人跟我說啊,下次我保證不再犯!周大哥,消消氣,消消氣,我請你吃飯?”
“吃飯,你就知道吃!”周元又是一拳揮來。
俗話說泥人還有三分土性,趙承平再好的脾氣,也不能莫名其妙的被人打了又打,
“要打,也先說個理由,若真是我的錯,我認打認罰絕不還手,如果蠻不講理,就別怪我不客氣!”
大街上人來人往,此時已經圍過來不少人,當街打架,這事看著多刺激,秦律嚴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