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3/4 頁)
腦袋。心裡有點畫魂:這個能好吃嗎?
餡料調好,李二大廚拿著一把筷子,就開始在盆裡攪和。半盆肉餡,被他攪得跟水似的,在盆裡打旋。
“最少要攪五分鐘,越攪越黏糊,炸完之後,裡面才會凝成一團,講究個軟中硬,特別勁道。”李二大廚還不時給胖子講解兩句,臉上紅光滿面,油汪汪的直閃光。
胖子只能一個勁點頭,民間地廚藝和正規的稍微有點差別,但是講究也不少,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好吃就成。
鍋裡地油慢慢涼成五六成熱,李二廚師就開始拷丸子,外面裹上一層雞蛋糊,就下到鍋裡慢慢炸。因為四喜丸子個大,所以不能著急,小火慢慢炸,最少得半拉點。
趁著這功夫,李二廚師又和幾個副手忙著加工其它涼拼。盆子裡已經有拾掇好的豬小腸,脂肪肌肉啥的都刮下去,只剩下一層薄薄的腸衣,幾乎都透亮十分地。
原理跟灌血腸差不多,只不過裡面的原料有差別,有的是雞蛋腸,有的是剁好的肉餡。胖子算是長見識了:啥東西都能往裡灌啊!
還有專門做籤子的,不用腸衣,用一張張幹豆腐裹好肉餡,方方正正碼號,上面先用重物壓實,然後上鍋蒸。切出來碼放到盤子裡面,外面是金黃地幹豆腐皮,裡面是香噴噴的餡料,在大飯店裡,絕對吃不著這些,只有農村辦事時候地土廚師,才會這些手藝。
四喜丸子炸到八成熟就撈出來,明天再回一下油,然後就可以上鍋蒸了。胖子嘴饞,連忙張羅著留出來八個,一會先嚐嘗味。
農村辦喜事,一般都要鬧鬨三天,頭一天晚上,幫忙的以及後廚人員都要先吃一頓,一來試試廚師地手藝,二來犒勞一下,明天都賣賣力氣,別偷奸耍滑。
那時候來幫忙的都是乾白活,沒工錢,就是大夥熱熱鬧鬧湊一起吃點飯。胖子本來就是好吃好喝,當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
李二大廚在鍋裡留了八個大個丸子,炸透之後,調好湯汁就上鍋蒸。四喜丸子地湯汁
究,一般都要用高湯,農村就用~肉的湯汁,俗稱這玩意晾涼之後,都凝成凍子,由液體變成固體,可想而知,裡面竟是好東西啊。
話說古代的廚子,在東家聘請你的時候,先不用做菜,就看你會不會熬高湯。一般都是用雞鴨豬肉和火腿放到鍋裡煮,然後再反覆澄清,最後弄出來的高湯清亮透明,全都凝成顫顫巍巍一大塊。
要是這個廚師不幹了,臨走的時候,主人家肯答應他帶走一塊高湯,那就是最大的恩典。因為熬製高湯,最重要的就是要新增以前的湯引子。
當然,農村沒這麼多講究,但是基本道理差不多,老湯裡面滋味十足,炒菜的時候放兩勺子,絕對夠味。
最後就是炸小丸子,這個也是技術活,把手洗乾淨,抓起一把餡料攥在手中,大拇指和食指彎成圓形往出擠,另外一隻手的四根手指彎成半圓,在底下一舀,就舀出一個圓溜溜的小丸子。
胖子上去試了兩下,弄出來的丸子三扁四不圓,全是不合格產品,結果就被車老闆子推一邊涼快去了。
油鍋旁邊圍了五六個人,都在那弄丸子,也有擠出來之後,用勺子舀的,這些都是技術還稍差一籌的。
等到一鍋丸子夠數了,再改用大火猛炸,不一會,油鍋上面就飄著一層金黃色的小圓球,不是發出吱吱的響聲。
小娃子們聽了,都在外面急得直蹦。等撈出來一:籬之後,胖子剛要伸手嚐嚐,結果奇奇她們仨小丫頭眼疾手快,先把盆子圍個嚴嚴實實。
“小心點,燙手啊。”胖子栽後面一個勁嚷嚷,終於瞥見一個縫隙,把胳膊伸進去,抓出兩個丸子。
放在嘴裡一嚼,外焦裡嫩,肉香裡面還有豆子的清香,絲毫吃不出豆腐渣的味道。
等到忙活完了,已經是晚上十點多,外面的小娃子們也都心滿意足的回家睡覺,胖子家則擺了三桌,這還吃不下呢,用奇奇的話說,就是吃宵夜。
因為不是正規的宴席,所以也不用太多講究,桌子正中間都擺著一個大碗,裡面放著兩三個大丸子,因為多出一桌,說啥也湊不上大四喜了。
周圍一圈就是各種涼拼,一盤一盤,五花八門。包括趙連長、林青山、葉海波甚至侯見喜他們這些不經常在農村住過的,都得一樣一樣請教:“這個叫啥名啊?”
胖子張羅著把酒都倒上,然後站起來:“同志們都辛苦了!”
因為小娃子們都不在,所以沒人配合喊“為人民服務”。胖子端著酒杯等了半天,最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