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2/3 頁)
。
胖子往手心裡吐了一口吐沫,然後把叉子狠狠插下去,一下就全都沒入裡面,原來卻是十分鬆軟。
叉子一挑,翻開一片,裡面果然蠕動著十多隻紅色地蚯蚓,個頭還真大,體色也十分紅潤,一看就是營養過剩的模樣。
“真不少啊!”胖子讚歎一聲,又挖了幾下,每一叉子下去,都能挖出不少蚯蚓。
老吳頭有點莫名其妙:“胖子,挖蚯蚓幹啥,你要釣魚去啊,我還得看著蜂箱,沒時間陪你玩。”
“咋一提蚯蚓就都吵吵要釣魚,我是準備養蚯蚓。”胖子心裡挺樂呵,看來不用擔心沒有蚯蚓做種了。
“養蚯蚓,我明白了,蚯蚓可以入藥,有地龍之稱。胖子你這腦瓜還真活絡,啥招都能想出來,我還真沒聽說有養蚯蚓的呢。”老吳頭也開始表揚胖子。
“地龍,還真恰當,這蚯蚓穿行在底下,雖然柔軟無骨,但是卻暢通無阻,真如龍游大海。”胖子還是第一次聽到蚯蚓別號為地龍,覺得很是恰當。
老吳頭轉轉眼珠:“胖子,我看也不用費事,這裡就是個天然養殖場,就在這養吧。”
胖子卻搖搖頭:“這塊地方太小,我準備大面積飼養,然後也好解決小雞的飼料問題,吳老您也幫我出出主意。”
“用蚯蚓喂小雞,那得多少啊,一星半點根本不好乾啥。”想想兩千只小雞,每隻雞每天吃一條,就是兩千條啊。
“所以才要大規模養殖,不過,人工養殖,密度就可以大大增加。”胖子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養殖蚯蚓這件事辦成。
考慮一下養殖的幾個主要因素,也都具備。飼料有現成地糞肥,充分發酵之後,就可以直接餵食。另外也可以在裡面摻雜一些植物~,麥稈和苞米秸稈之類,粉碎之後和糞便一起發酵,效果估計會更好。
胖子多少也知道,蚯蚓喜歡潮溼陰暗,土壤鬆散的地方,光是雞場附近,就有幾百畝這樣地荒地,都可以用來養殖,地盤絕對夠用。
一看胖子躊躇滿志的模樣,老吳頭就給他潑冷水,叫他清醒清醒:“胖子啊,這蚯蚓在土裡亂鑽,等你養大了,它又鑽到別的地方去,那不白忙活了嗎?”
胖子抓抓腦袋:“可以弄出一個個的池子,底部和四周都用磚頭石塊壘上,裡面再裝上土,
個個槽子似的,就可以留住蚯蚓。”
這招的原理就跟蛙廠差不多,只不過蛙廠是向上,這個是向地下發展。
“那工程也不小啊,估計還得深點弄著,最少要兩米以上。咱們這個地方地凍土層最少在一米半以上,不然,冬天就全得凍死。”老吳頭想得還挺長遠。
“要是那樣,工程可就大了,得多少磚啊?在地上扣大棚成不成?”胖子設想一下,在地下挖兩米,四周都壘磚,那工程確實不小啊。
“大棚是啥?”老吳頭沒見過塑膠大棚。
“就是用塑膠布在地面上支撐起來,裡面應該不會上凍。”胖子簡單跟他說了一下,現在這個時代,塑膠大棚剛剛興起,還沒有普及。
“這樣還差不多,那就不用太深,有一尺多就成了,下面是土,上面蓋上一層發酵好的大糞,定期澆點水,比養啥都輕省。”老吳頭也認為胖子地計劃可以實施,不過為了穩妥起見,還是叫胖子先實驗幾個池子,別一下子就把攤子弄大。
胖子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基本屬於摸著石頭過河,一切都需要在實踐中慢慢總結,也點頭同意。
倆人離開大糞堆,胖子就回村召集童子軍,把野菜廠剩下地紅磚往這邊運。地點就在大糞堆稍微往北一點。野小子們抬著筐,雖然裝不多少,卻架不住人多腿勤。
胖子則甩開膀子,開始挖坑。這個也沒啥技術含量,畫了一個大正方形,邊長兩丈左右,深下一尺半。
胖子最喜歡幹這活,他的特點正好能發揮出來。兩隻胳膊掄開了,黑土飛揚,連成一片,大有遮天蔽日之勢。
一會工夫,土坑就挖完了,然後把坑裡弄平整,又找了個石頭滾子砸了一遍,然後就開始鋪磚。
野小子們就當起小工,給胖子搬運磚頭,縫隙之間,最後用水泥勾縫。四外圈壘得比地面稍稍高一些,免得蚯蚓逃竄。
壘好之後,就開始往回填土,最上面鋪上一層糞土,然後又灑上水,弄得溼乎乎,表面再放一層苞米秸稈,放養蚯蚓地池子就弄完了。
“這個就叫‘地龍池’,二肥子,你們都是有功之臣,等地龍養多了,叫你們管夠吃。”胖子滿臉壞笑地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