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下來藍老道興致勃勃地扯淡了一番,什麼天干地支啦,什麼金木水火土五行啦,曲曲折折,其意思就是徐府風水中少了點火,所以後代人丁恐怕不旺,邊說邊狡黠地觀察樂善公的神色。
這藍老道雖說扯淡,倒也與樂善公的心思對景,正是想打瞌睡送上了枕頭,觸動了主人的心事。樂善公便笑問:“據道長所言,莫非這寒舍得推倒重建?”藍老道不慌不忙,說:“那倒未必,樂善公只需為自己找個龍穴,營個生壙,便可禳解。”說完,藍老道又宕了一句:“可惜我馬上要走,龍虎山還有一道場等著我呢。”說罷,站起身來,似有告辭的意思。
大明名相徐階傳 第一部分(4)
樂善公當然不肯放過,便滿面笑容,殷勤地說:“道長仙目既已看出寒舍風水的缺陷,胸中又有禳解之法,豈可便走?還望幫助指點個龍穴,再去龍虎山也不遲。”其實,藍老道那套先以危言動之,後提禳解之法,再作欲走之狀,都是玩熟了的把戲。見樂善公有些著急,藍老道便稍稍拿捏了一番,終於答應勉為其難,幫助找個龍穴再去龍虎山,還說事不宜遲,府西的谷陽橋,橋名就好,周邊風水不錯,明天辰時,便可一探。
第二天,樂善公一早起床,盥洗停當,匆匆吃過早餐,走出府門,向谷陽橋走去。只見路邊垂柳輕揚,鳥兒啁啾。站在橋上四望,就見藍老道手執拂塵,快步走來,腚後是兩個年輕道姑。雙方免不了一番寒暄,爾後藍老道說:“風水這行,講究的是地理五訣,就是龍、砂、水、向、穴,尋找龍穴的順序,也即覓龍、察砂、觀水、立向、點穴。樂善公少安勿躁,我們先找到龍脈再說吧。”樂善公對風水知之甚少,聽藍老道講得頭頭是道,便也變成了善信,跟隨藍老道屁顛。但見藍老道走到橋南一塊旱地,撥弄手上的羅盤,比畫一番,搖頭離去,又往北,往西,又是撥弄,比畫,又搖頭。直到走到橋東地界,才默默點頭,掐著手指,唸唸有詞,說:“就是這兒了。”樂善公尚未開口,跟班的道姑便說:“道爺,你不是說有山即有龍脈麼?這兒無山,何以選這兒呢?”藍老道笑道:“徒兒不知,山脈有明有暗,我早已瞭解過了,松江的龍脈在九峰,所以九峰地域自古就賢者雲集,那裡不是有個集賢鄉麼?但古代賢人的墓穴,已把九峰龍脈佔盡,再到九峰地區尋龍脈,那就是笨伯了。此處表面無山,地底有脈,是九峰一脈的延伸,俗眼哪裡看得到。”但見提問的道姑頻點頭,另一道姑也耐不住寂寞,又問:“水是龍的血脈,但此處不近水啊。”藍老道哈哈大笑,說:“好好跟為師學學。此處雖不近水,但你前看十丈,不就是通浦塘水嗎?後看十丈,不是谷陽河水嗎?兩水相交處無龍脈,兩水平行,這中間必有龍脈,記住了!”這道長、道姑互為問答,聽得樂善公頻頻點頭。不消說,藍老道很快就在這地界的東北角,立了向,點了穴,並用白灰畫出了長八尺寬六尺的長方形來。藍老道仰天笑道:“天可憐見,還算順利,想是天師保佑,這下我得以趕上龍虎山的道場了。”自語一番,藍老道轉身對樂善公說:“龍穴只消半天就尋得,也是樂善公一生行善所致,貧道祝賀了。”眼見得龍穴尋到,胸中憂愁頓消,樂善公笑道:“有勞道長,請到寒舍小酌,便呈上酬金以謝。”但見藍老道搖了搖手中拂塵笑道:“樂善公好意貧道領了,只是急於趕回江西,延推不得,就此暫別。”眼見得留不住,原本想回家取點銀子的樂善公,只得往袖中摸出一錠金,雙手奉上,補上一句說:“老夫隨身只帶這些薄禮,不成敬意。下次道長來松,再補如何?”藍老道笑說:“樂善公客氣了。”邊說邊伸手,接了過去,未及揣入懷內,便招呼兩個道姑,說:“趕緊去渡口上船,回龍虎山去吧。”
目送藍老道及道姑離去,樂善公轉身再詳察這塊地皮,心中還在想,這老道倒也有點意思,忙中穿插,幫自己解了一難題。正想著心事,耳中忽傳入木魚聲,緊接著又聽得一聲“阿彌陀佛”,循聲看去,約莫是一老僧,正向橋上走來。樂善公繼祖上遺德,一生崇佛,看到和尚,就想留他在家中吃齋飯,便下意識地喊道:“大德留步!”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大明名相徐階傳 第一部分(5)
第三回 岳廟道說疑惑慢了半拍 知也僧談因緣順從天意
樂善公找到龍穴心情愉快,人也精神了不少,見僧人停住了腳步,便加快步伐趕去,到了近前,不禁失笑,原來是認得的,便朗聲笑道:“我道是誰?原來是知也大和尚!”但見被稱做知也大和尚的僧人,身高七尺,披一身袈裟,頗為昂藏,六十出頭,兩目炯炯有神,耳輪頗大,鼻如懸膽,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