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匾渲校�肚嗄暝又盡肥且桓鎏岢�暗輪翹濉比��那嗄甓廖錚�氳筆鋇囊話閽又盡拔奘狻薄�
“普通刊物”(2)
就作者而言,《新青年》第1卷幾乎是清一色的皖籍。第2卷雖然突破了“地域圈”,但仍侷限於陳獨秀個人的“朋友圈”內。參見陳萬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聯書店,1997,第1~12頁。雜誌創刊號聲稱“本志執筆諸君,皆一時名彥”,《社告》,《青年雜誌》第1卷第1號。大抵類似自我張揚的“廣告”。論者常以《新青年》作者日後的成就和名望來評斷其撰作陣營。實際上,早期《新青年》作者大多是在五四以後才逐漸成名的,有的一直名不見經傳。如第1卷的作者有高一涵、高語罕、汪叔潛、易白沙、謝無量、劉叔雅、陳嘏、彭德尊、李亦民、薛琪瑛、汝非、方澍、孟明、潘贊化、李穆、蕭汝霖、謝鳴等人。其中高一涵當時尚在日本留學,1918年才進北京大學任教。高一涵在五四前後的知名度,可舉一小事為證:1924年,高撰文發洩對商務印書館不滿,原因是他覺得商務只知敷衍有名人物,自己因為沒有大名氣而受到薄待。
陳獨秀本人在民初的知名度其實也不能高估。1915年10月6日,陳獨秀之同鄉好友汪孟鄒致函在美國留學的胡適,介紹陳獨秀與《青年雜誌》說:“今日郵呈群益出版青年雜誌一冊,乃煉(引注:汪自稱)友人皖城陳獨秀君主撰,與秋桐(引注:即章士釗)亦是深交,曾為文載於《甲寅》者也。”引自唐寶林、林茂生編《陳獨秀年譜》,第69頁。可見兩人此前並不相知。1916年底,吳虞第一次與陳獨秀通訊並給《新青年》投稿時,亦不知陳獨秀何許人也。次年1月21日,吳虞才從朋友處打聽到陳獨秀的情況,並記在日記中。吳虞日記載:“陳獨秀,安徽人,年四十餘,獨立前看《易經》,寫小篆,作遊山詩,獨立後始出而講新學,人之氣象亦為之一變。長於英文,近於法文亦進。曾遊日本,歸國後充當教習。蓋講法蘭西哲學者。住上海一樓一底,自教其小兒,其長子法文極佳,父子各獨立不相謀也。”
陳獨秀與蔡元培相知較早。當蔡元培決意聘陳獨秀任北大文科學長時,陳獨秀以“從來沒有在大學教過書,又沒有什麼學位頭銜”而缺乏足夠的自信。參見唐寶林、林茂生編《陳獨秀年譜》,第76頁。為使陳獨秀能夠順利出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蔡元培在向*申報時,不但替陳獨秀編造了“日本東京日本大學畢業”的假學歷,還替他編造了“曾任蕪湖安徽公學教務長、安徽高等學校校長”的假履歷。參見莊森《一份特別的履歷書——陳獨秀出任北大文科學長的前前後後》,《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第1期。
據汪原放回憶,陳獨秀自主創辦雜誌的想法可以追溯到“二次革命”失敗之後:“據我大叔回憶,民國二年(1913年),仲甫亡命到上海來,‘他沒有事,常要到我們店裡來。他想出一本雜誌,說只要十年、八年的功夫,一定會發生很大的影響,叫我認真想法。我實在沒有力量做,後來才介紹他給群益書社陳子沛、子壽兄弟。他們竟同意接受。”汪原放所稱的“大叔”乃陳獨秀的同鄉好友汪孟鄒。汪孟鄒於1913年春天到上海開辦亞東圖書館,原本是陳獨秀“慫恿”的。陳獨秀最初有意與亞東圖書館合作出刊。而汪孟鄒以“實在沒有力量做”為託詞拒絕了陳獨秀,卻接受了章士釗創辦於日本東京的《甲寅》雜誌。汪孟鄒之所以在章、陳之間作出厚此薄彼的選擇,顯然是基於章的聲望以及《甲寅》雜誌已具之影響。當時陳的名氣固不若章氏,新刊若需“十年、八年的功夫”才能開創局面,顯然是一個處於初創階段的書局所不敢冒險投資的。“二次革命”中,章士釗曾任黃興的秘書長。“二次革命”失敗後,章流亡日本,於1914年5月創辦《甲寅》雜誌,抨擊袁世凱政府。《甲寅》雜誌總共出了10期(1915年10月終刊,歷時一年零五個月),前4期在日本出版,後6期由亞東圖書館在上海出版。汪原放認為,“《甲寅》雜誌在當時的中國知識界獲得很大的聲望,發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一個僅出版10期的雜誌,其影響度恐不可高估。汪孟鄒與章、陳兩人的交情不相上下,而汪之所以厚此薄彼,恐更多出於章士釗名望的考量。有論者認為,汪孟鄒的選擇,乃基於《甲寅》雜誌“一時中外風行”的“金字招牌”,(參見張耀傑《〈新青年〉同人的經濟賬》)筆者不敢苟同。因《甲寅》在日本僅出版過4期,不可能達到其廣告所稱的“一時中外風行”的程度。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普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