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到了,不是嗎?”
許勇露出會心的微笑:“那倒也是!”
晏誠軒點點頭,正想邀請許勇一同吃晚飯,他的手機突然響了,晏誠軒按下接聽鍵,電話那頭立即傳出蘇志軍的聲音:“晏總,我和蔣經理已經在來的路上了,大概下午晚點兒能到重慶。”
“哦,那好啊!”晏誠軒也不迴避,“我正想著什麼時候去成都拜訪一下蔣經理呢!”
許勇只知道恆康換了大區經理,卻對這個人一點也不瞭解。他低頭品著茶,全然沒有察覺這通電話是自己的死對頭打來的。
“好,好,好!那今天晚上,大家一起吃個飯吧!”晏誠軒對著電話大聲說,“就去德莊怎麼樣?”德莊是重慶四大火鍋品牌之一,上次晏誠軒還請何俊去那裡吃過飯,蘇志軍也去陪吃,何俊對德莊的火鍋讚不絕口,還說以後有機會還要來這裡吃火鍋。
一想起何俊,蘇志軍不禁眉頭一皺,他想起之前何俊對瑞博許下的一些承諾,可惜承諾還沒實現,他人倒是先被調走了。很明顯,晏誠軒在電話裡說到德莊,是在有意提醒蘇志軍。
“怎麼樣了?”見蘇志軍神色有些不對,坐在他旁邊的蔣智揚不禁問。
“沒什麼,晏總請您今天晚上一起吃個飯,是火鍋。”蘇志軍回答。
“好啊,我早就想嚐嚐天下一絕的重慶火鍋了!代我向晏總說聲謝謝了。”蔣智揚笑了笑。
蘇志軍點點頭,對著手機說:“蔣經理說他也想盡快見到您。”
“好啊,好啊,那就待會兒見了!”晏誠軒掛了電話。
“這樣的電話真彆扭,什麼晏總,蔣經理,您,待會兒見面我一定要讓他改過來。”蔣智揚皺著眉頭說。
“這是你第一次來重慶,多注意禮節總是好的。”蘇志軍說,“對了,晏誠軒約我們去德莊吃火鍋。”
“德莊?在城裡還是郊區?”
“德莊不是地點,而是一個火鍋品牌,不光在重慶出名,在成都的名氣也很響的。”說起火鍋,蘇志軍的話一下就多了,“成都火鍋的特色是香,重慶火鍋則是辣,各有各的特色,在美食界的地位可謂是平起平坐,可後來,成都火鍋因為經營不善,幾個老字號垮掉了,成都火鍋市場一度被重慶佔領,前幾年,重慶的四大火鍋:德莊、秦媽、小天鵝和劉一手,全部在成都開了分店,而且不止一家。而成都本地的火鍋幾乎快絕了跡,不過這兩年,成都火鍋又打了回來,開始是推出一些小巧精緻的私房火鍋,目的是在特色上和重慶火鍋區分開,接著又在裝修和名號上下了不少工夫,終於奪回了一片市場。別的地方不說,科技一條街附近的大部分火鍋店現在都是成都火鍋了。”
“私房火鍋?只有成都人才想得出這些名字。”蔣智揚笑著說,“不過,川渝兩地的火鍋之爭倒有不少可以借鑑的地方。比如說,要想殺回馬槍,就一定要打出自己的特色。單拼價格是不行的。”
“是啊,恆康和宇龍之所以想互相抵死對方,就是因為產品的同質化太嚴重。雖然工廠時常推出新品,但宇龍就像個剽竊高手,安了心要跟恆康作對。”蘇志軍嘆了口氣,“如果我們能推出宇龍無法跟進的型號,就不用去談什麼賬期和支援了。”
“是啊,硬體的同質化越來越嚴重,要不怎麼大家都想去做系統整合呢?不過,這並不等於硬體沒有做頭了。硬體的更新是由軟體推動的,新的軟體推出後,老舊的硬體指標無法支援,這就有了我們所說的更新換代。也就是說,硬體的更新速度並不比軟體慢。IT產品的市場就體現在更新的速度上,速度越快,我們的市場潛力越大。相反,如果IT產品就像雷鋒同志的襪子: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那你我早就轉行了。”
蔣智揚感慨著說:“IT商戰其實就是一場比拼速度的戰爭。新品推出,總會有別的品牌模仿,但比起我們,模仿品永遠要滯後一步。而我們必須依靠先跨出的一步賺取利潤和名聲。從去年十月到現在,我們的工廠先後推出了六款新品,這六款不僅功能新穎,而且能從規格上拉出兩個系列,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再看看宇龍,同樣的時間,它只推出了三款新品,如果我們把競爭簡化為數字,那剩下這三款就應該是我們的利潤。別小看三款型號,這樣的利潤率已經有百分之五十了。”
蘇志軍點點頭,雖然他總覺得蔣智揚這個比喻犯了邏輯上的錯誤,但蘇志軍又不得不承認他的話有道理:“我們還是先把利潤問題放一放吧!剛才一提到德莊,我的話題就扯遠了,其實,我剛才想說的是:晏誠軒也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