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頁)
平景象,毫無戰爭的準備。難道他們對不久前近在咫尺的靈壁發生的戰鬥一無所知嗎?
大軍開到泗州城下,只見城門洞開,守城將領指揮周景初等早已率眾等候在城外,原來他們是要獻城而降的。周景初先命人通報了姓名,然後向朱棣施禮。朱棣說:〃未攻城而先降,何也?〃周景初說:〃此處寺中有一僧伽神最為靈驗,水旱疫疫必禱於神,有疑必卜問,吉凶悉響應。殿下兵未至,臣等齋詰禱於神,問:〃降與守孰吉?〃是夜夢僧伽神告曰:〃兵臨城,速降則吉,不降則兇。〃是以即降。〃朱棣說:〃人心之靈,妙於萬物,爾先覺,故神亦告。〃朱棣大喜,下令為周景初等人升爵。周景初不戰而降,並說託神的旨意,也許是一段附會的故事。有人懷疑周景初早已暗中通結燕軍,上面一段話,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看其投降後馬上被升爵,便可知這種推斷大致不錯。
在泗州使朱棣浮想聯翩的,還因為這裡是朱明皇室祖陵的所在地。祖陵在泗州■城之北,是朱元璋祖父朱公的墓。朱元璋出身貧寒,祖父之墓最初不過一抔黃土。朱元璋即皇帝位後,不僅加修了封土,而且設了祠祭署,有一名奉祀官專門管理祭祀,設了陵戶二百九十三戶。到洪武四年,又在此地建立了祖陵廟。廟中奉祀德祖、懿祖、熙祖的神位。洪武十九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標前往泗州修繕祖陵,在祖陵鄭重地埋葬了三祖帝、後的冠服 ,這祖陵儘管虛多實少,卻極具象徵意義。在宗法君主制社會中,對祖宗的崇拜是至為神聖的,更何況是皇帝的祖宗!
朱棣帶領部下拜謁祖陵,不禁涕泣沾襟。他說道:〃橫罹殘禍,幾不免矣。幸賴祖宗神靈庇佑,今日得拜陵下。霜露久違,益增感愴。尚祈終相庇祜,以清奸憝。〃朱棣拜畢,在陵前佇立良久,又前後左右看了半天才離去。
這時,一些住在祖陵周圍的父老鄉親也絡繹來到軍門。這時朱棣的王號早被廢除,論身份,不過是庶人,但他畢竟是龍種而且此時他帶大兵壓境,將來南京的寶座落在誰手還不一定呢。父老們前來見朱棣,真說不上是歡迎他或擁戴他,更確切地說,他們不過作為第三者,坐山觀虎鬥,最終樂見其成而已。朱棣很高興地接見了各位鄉親父老,賜給他們牛酒及鈔幣,並加以慰問,然後命人送他們離開。
淮河是進入京師(今南京)的第一道屏障。燕軍兵臨淮河,使京都朝野大為震動。大將盛庸帶領馬軍、步軍數萬人、戰船千艘,列於淮河之南岸。燕軍列於北岸,與官軍相對。
當時渡過淮河向南京進軍的路線有三條,一是走鳳陽,二是走淮安,三是直趨揚州。朱棣召集諸將,商議行動方案。有人主張先取鳳陽,切斷官軍援軍之路,發大兵進攻滁州,奪取和州,集船渡江,再派一支軍隊,向西攻打廬州,奪取安慶,這樣便可控制長江天險。另一些人說應先取淮安為根本,然後攻打高郵、通、泰,直抵儀真、揚州,這樣可以放手渡江,無後顧之虞。
但這兩條路線都有困難,朝廷為堵截燕軍南下,已在鳳陽、淮安等地佈置了重兵,當時擔任鳳陽守將的是都督同知孫嶽,知府是徐安。孫嶽為防備燕軍,早就大修戰守器械,甚至將朱元璋所修的寺廟拆毀,用其木材製造戰艦,並加緊操練,使樓櫓戈甲都合陣法 。知府徐安亦帶人拆毀浮橋,斷絕舟揖以遏止燕兵 。再看淮安方面,當時鎮守淮安的是附馬都尉梅殷,梅殷是朱元璋之女寧國公主的丈夫,於皇族是至親,與朱棣稱兄弟。梅殷以總兵官身份鎮守淮安。梅殷悉心防禦,號令嚴明。朱棣攻破何福後,便想從淮安南下。他派人送信給附馬都尉梅殷,說是要到南京進香,請求梅殷借路。梅殷自然知道朱棣不過是找個藉口,義正辭嚴地說:〃進香,皇考有禁,不遵者為不孝。〃朱棣得知梅殷此言,大怒,又一次寫信給梅殷,說:〃今興兵除君側之惡,天命有歸,非人所能阻。〃但梅殷絕不示弱,他命人將使者的耳鼻割掉,並對他說:〃留汝口為殿下言君臣大義。〃這是朱棣的一根最不能觸動的神經。興兵發難,本是亂臣賊子,有何君臣大義,燕王為之氣沮 。
這樣,燕軍南下,從泗州只有突破淮河直趨揚州一條路可取,朱棣說:〃鳳陽樓櫓堅完,所守堅固,非攻不下,恐震驚皇陵。淮安高城深池,積粟既富,人馬尚多,若攻之不下,曠日持久,力屈威挫,援兵四集,非我之利。〃他提出乘勝鼓行,直驅揚州、儀真,因為這兩城防守單弱容易攻取。而得到儀真、揚州之後〃則淮安、鳳陽人心自懈,我耀兵江上,聚舟渡江,奪取鎮江,連攻常州,遂舉蘇松及江浙,西下太平,撫定池州、安慶〃。到那時,〃江上孤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