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1/4 頁)
1.嚴關堅堡,且耕且戰
朱元璋很注意北部地區的軍事工事的建設,洪武時關隘烽堠遍佈邊境,〃自遼以西,數千裡聲勢聯絡〃, 用以〃限隔內外〃,〃讋服胡虜,撫輯邊氓〃 。
永樂以後,由於大寧都司的內遷,宣府等地成為衝要,後來遷都北京,靠近邊境,朱棣更重視北部邊防工事的建設。其主要設施有屯堡、壕塹、墩臺。
據《山西通志》載:
土堡 相度地宜,依山據險而為之,各堡積矢石備器械,官有廨宇,士有營舍,而倉廒草場鹹備焉。語曰,百人之堡,千人不能攻,其勢便也。
塹窖 多鑿於近垣,以阻侵軼,鑿地橫垣曰塹,間鑿間否,形如品字,有隆有伏,互相倚伏曰窖。蓋城堡所以能御患者,以有塹窖為恃也。
烽墩 多設於邊境,以時偵望……相地形高聳足以眺遠者,築立墩臺,設軍戍守。一旦有警,晝則鳴炮,夜則烽火,庶警報易以飛傳,兵馬便於召集。
永樂時期所修大體類此。
水樂二年十二月庚午,宣府總兵官武安侯鄭亨等奏,修築宣府諸處屯堡成。先有敕諭亨等於宣府、萬全、懷安諸處簡軍馬,堅壘壁,謹烽堠,慎防禦之務。每數堡擇一堡為高城深壕,城多置門,其中開井積水,以聚數堡之人馬輜重糧餉。晝夜瞭望,寇至夜則舉火,晝則舉炮為信。以軍士堅守之,附近屯堡軍亦皆移入其中。亨等經營規劃,至是始備雲。
朱棣還屢次下令加以督促:
永樂四年四月二十一日,屯堡務要壕塹堅深,日夜遣人望高哨瞭,不可頃刻少怠,欽此。
永樂十九年六月二十七日,各處城池,務要十分整理得堅,屯堡務要修理得停當,擺佈如法,便如一座城一般。朕將親來巡視,欽此。
永樂二十年十月初八,但是沿邊及各難守屯堡,即將人口頭匹,盡數收拾入堅固屯堡內居住,務在堅壁清野,使寇無所得,必然就擒。欽此。
據《譯語》說:〃虜好野掠,不攻城(以攻城曠日費力也),間攻堡寨。人果死守,則亦棄去。〃〃嘗有畏死退縮者,賊入則無唯類〃 。因此,屯堡的堅固,對保護沿邊軍民不遭侵擾有相當作用。
宣府以外,寧夏、甘肅、大同、遼東等沿邊要地都有屯堡設定。永樂十二年朱棣曾命行在兵部、都察院遣官按視各處屯堡建設的情況 。朱棣還規定了屯堡的規制:
〃上命邊將置屯堡為守備計。每小屯五七所或四五所,擇近便地築一大堡,環以土城,高七八尺或一二丈,城八門。周以壕塹,闊一丈或四五尺,深與闊等聚各屯糧芻於內。其小屯量存逐日所用糧食,有警即人畜盡入大堡,併力固守〃 。
沿邊還修築了許多城池、石垣、壕塹。永樂七年六月,朱棣對後軍都督同知曹隆等說:〃國家置邊軍鎮守,所恃城池為固。須高城深池,日夜警備,苦城池堅定,巡邏不怠,猝有緩急,可以戰守隨宜。〃 永樂十年八月,又命邊將在長安嶺、野胡嶺及興和迤西至洗馬林〃凡關外險要之地,皆崇石垣,深壕塹,以防虜寇〃 。永樂十三年三月大同鎮守左都督朱榮言:〃邊衛城池,當邊境衝要。其忙牛嶺、兔毛河、赤山、榆楊口、東勝諸處城垣低薄、無壕塹,宜急修築。從之。〃 永樂十一年二月,敕鎮守遼東都督劉江曰:〃前嘗令邊將於諸屯擇一屯多有水草處,深作壕塹,開井積水,凡鄰近各屯行李芻糧孳畜皆置於內。有警則諸屯相與協力拒守。爾獨不遵。爾別有良策否?即有緩急,不致誤事否?宜深計之,毋貽後悔。〃
煙墩之設有定製:
〃永樂十一年令築煙墩,高五丈有奇,四圍城高一丈五尺,外開壕塹,釣橋門道。上置水櫃。暖月盛水,寒月盛冰,墩置官軍守了,以繩梯上下〃 。
朱棣曾多次下令各處建築煙墩。這樣城堡、墩臺、壕塹遍佈北方邊境,東起遼東,經宣府、大同、寧夏、甘肅,直至嘉峪關,各種軍事設施連綿不絕。正德年間,禮部郎中都穆西出使寧夏,尚得見永樂初何福所築城 ,甚至河州、洮州、岷州諸衛,也有邊牆隘門等設施 。
1980年,筆者曾實地考察從宣化到大同一帶的煙墩城堡。從宣化往西,過柴溝堡,沿洋河西岸,岡巒起伏。岡脊之上,煙墩相望,延綿不絕。偶爾在河岸也可以見到城堡。如柴溝堡西有一廢棄的古城堡,城牆大體完好,呈正方形,每邊約一百米,夯土築成,訪於當地居民,有說是城,有說是堡,當為明朝邊軍屯駐所用。這種墩臺城堡的佈置,一直綿延至大同,仍然比比皆是。如大同往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