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部分(第3/4 頁)
議題之後,陳步雲又提出第二個辦法:“兩位領導,恕我直言,我覺得咱們上合市的工業基礎比較薄弱,想要短期之內發展起來的可能xìng實在是不大,那麼,咱們可以另闢思路,去大力的發展鄉鎮企業。”
“大力的發展鄉鎮企業?”焦光恩看向了陳步雲。
陳步雲點了點頭:“是的。”
“從我國實際出發,當前應依託鄉鎮企業推動城鎮化。鄉鎮企業既有包容xìng,又有特殊xìng,是農民就業和投資的延伸,在建設小康社會和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鞏固提高農牧業的基礎上積極發展鄉鎮企業,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和拉長農產品產業鏈,推進農村城鎮化,實現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互動,從而使中國農民走上富裕之路,這一點已為許多地區特別是東部發達地區的實踐所證實。
我們將國外通行的城市化提法改為城鎮化,其目的就在於要重視小城鎮的建設。這幾年各地在發展小城鎮建設中積累了不少經驗,但也有教訓。從實際工作來看,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要合理佈局、科學規劃。防止鄉鄉建鎮或“騎著馬路”建鎮以及“村村像城鎮,鎮鎮像農村”的現象。二是要突出重點、規模適度。三是要深化改革,創新機制。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辦法,吸引企業、個人及外商以多種方式參與小城鎮教育、文化、衛生等公益事業的建設。四是要節約土地、保護環境。五是要培植充滿生機活力的小城鎮經濟。如果沒有產業基礎,農民到小城鎮就只能“安居”,不能“樂業”。五是要吸引鄉鎮企業向城鎮集中。要透過完善基礎設施、理順政企關係等措施,吸引鄉鎮企業進鎮,尤其是鼓勵新建企業、已成型企業、有規模效益和有特殊行業要求的企業進鎮,實施以增量帶存量戰略。
發展小城鎮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最終達到城鄉交融,生態協調,城鄉經濟、社會和文明一體化。要使農民生產和生活方式發生根本xìng的變化,關鍵要以人為本,用先進的生產力影響和改造農民,用先進的文化影響和改造農民,加速農民轉變為現代化城鎮居民的步伐。要透過多種渠道、採取多種形式,包括加強基礎教育,發展chéng ;rén教育和各種職業培訓等,加強對農民的教育,不斷地提高城鎮居民和進鎮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引導農民逐步形成適應城鎮要求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農業部準備啟動“藍sè證書工程”,就是要在培訓鄉鎮企業職工和農民工方面採取實實在在的措施。要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形式多樣、各具特sè的群眾xìng文體活動,透過這些活動,豐富城鎮居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引導進鎮農民轉變生活方式。此外還要廣泛吸收群眾的合理化建議,健全mín ;zhǔ監督機制,做到依法行政,建立起文明的生產生活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秩序。
促進小城鎮的健康發展,推進中國特sè城鎮化,還需要立足國情、順應民意、合乎規律地不斷實踐和探索。我們必須從建設中國特sè社會主義的高度,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從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的高度,從推進農村工業化、產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的高度,認識小城鎮大戰略的重要意義,把小城鎮發展好、建設好。”
陳步雲的這個侃侃而言,讓嚴峻林與焦光恩全都驚呆了,這哪裡是人腦子啊,簡直就是電腦啊,這麼多的理論簡直就是說來就來啊,不愧是一個能夠開創出這麼大基業的人啊,果然不簡單。
“那好,這個具體的方案就交給你了啊,步雲,我們看好你哦。”嚴峻林老實不客氣的表態道,焦光恩也是微笑著點頭,顯然,這兩個人是將陳步雲當做了免費的勞動力,這樣的免費勞動力自然是誰都喜歡用的啊,又不要錢,還能夠做好一切,簡直是太完美了。
陳步雲對於攤上了這樣的兩位領導,也沒有辦法,唯有無奈的聳了聳肩膀,答應了下來,反正這個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的議題,他早就想要付諸實際了,現在能夠在上合市推廣,也是相當不錯的嘛。
第六百一十章 專業的
話說到了這裡,也就足夠了,陳步雲總不好立即就拿出相應的建議來吧,對於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的計劃他是早就已經爛熟於心了,所以一旦說起來,倒也顯得滾瓜爛熟,可是,這具體的發展路線,還是要細細的斟酌一下的,畢竟,這是要在上合市發展,而不是原本計劃之中的馬山區。
雖然兩者相隔並不是很遠,但是這事關幾百萬人民的大事,不得不認真小心一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