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徒,是當地歷史最悠久、教徒也最多的基督教組織。高俊明是一個帶有濃厚政治色彩的人物,早在70年代初興起的當代臺灣的第一次民主化高潮中,在他主持下,“長老會”就發表了《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對國是的宣告與建議》,第一次在島內公開提出了“###”的主張,一再叫囂“臺灣的將來應由臺灣1700萬住民決定”。此次,高俊明既是藏匿施明德的主犯,又是公開宣揚“###”的分裂分子,臺灣當局頂住宗教界和西方的壓力,判處高俊明7年徒刑。同案犯許晴富被判刑7年,林文珍被判刑5年,餘下的7人各被判刑2年。
“高雄事件”在當代臺灣歷史上留下了很深的痕跡,而與之同時的“林義雄滅門血案”、“高俊明案”又對“高雄事件”的審判和定刑產生過直接的影響,對島內的政治也產生了一些作用。“高雄事件”的發生,只是朝野雙方長期鬥爭的繼續,更是範圍更廣闊、性質更嚴重、程度更激烈的下一輪鬥爭的序幕。“高雄事件”在臺灣政治發展史和社會變化過程中,具有某種“界碑的作用”,正是在這個事件的衝擊下,臺灣進入了一個新的政治發展階段。即無論是國民黨還是黨外勢力,都開始調整各自的政治路線和鬥爭策略,在結束過去的論爭方式的同時,開始新一輪的競爭。
蔣經國啟動“憲政改革”(1)
進入20世紀80年代,黨外勢力能否發展以及它們採取什麼鬥爭方式,取決於島內政局的變化。臺灣政局的任何變化,又將受到兩個方面的制約。
首先,“法統危機”更加嚴重。國民黨講“法統”就是講今天的臺北當局是當年南京政府的“合法繼承者”,它不談國民黨政權早在1949年10月就失去了對大陸的管轄權,國民黨政權的“法統”已隨著它在大陸的大失敗而中斷。逃臺後,“法統”的象徵就是“國民代表大會”、“立法院”、“監察院”等三大“中央民意機構”,這種“法統”一再受到人們的質疑:在民意機構中保留變相終身制的各種“民意代表”違反了西方民主政治法則和嚴重侵犯了人民的權利。此外,即使不讓他們下臺,到1990年,“資深代表”將喪失議事能力。因此,要麼是重修“統治門面”,要麼是甘心讓“法統”消亡。對蔣經國來說,兩者都有難度。“法統危機”也成為國民黨統治諸多危機中的主要危機。
其二,“戒嚴”難以存在。臺灣地區的“戒嚴”起自1949年5月20日,規定期間禁止###、結社、遊行、請願、罷工、罷課、罷市、罷業,擾亂治安者處死刑。至此已經30餘年,臺灣成為世界上歷時最悠久的“戒嚴區”,國民黨的這一“戒嚴令”也成為世界上時間最長的戒嚴令。70年代以來,解除“戒嚴”和維護“戒嚴”是臺灣各種###的焦點,“解除戒嚴”成為黨外人士的基本口號。黨外人士當選後,因有在議會講話不負法律責任的特權,更是利用“國民大會”、“立法院”、“監察院”的講臺,在質詢、問政時,把對“戒嚴”的批判作為抨擊“執政黨”的基本內容。
臺灣“國民大會”會場在對待“戒嚴”問題上,可以說蔣經國是國民黨集團上層最保守的人,當局的種種強化統治權的措施,無一不是出自蔣經國的決定。到蔣經國接班後,開始逐步開放,但是對於放棄“戒嚴”,一直處於搖擺不定之中,任何政治改革的措施都到“戒嚴線”上停止。
面對“法統危機和戒嚴存廢”的制約,要麼是進行全面的政治革新,要麼是利用“高雄事件”繼續實施高壓統治。國民黨方面從1980年起的6年間是全面緊縮。在6年的緊縮風潮下,臺灣出現一系列的政治緊縮事件。
1979年2月,蔣經國決定成立由“總政戰部主任”王升負責的“劉少康辦公室”這一“黨政軍聯合反統戰組織”。“劉辦”的成立,為當時深受蔣經國信任、反對向黨外勢力讓步的王升擴充權力和到處插手提供了機會。王升和“劉辦”、保守派颳起一陣陣的緊縮風,製造出一起起的政治案:1981年7月回臺探親的美籍華人教授陳文成在被“警備總司令部”約談後死亡;1982年4月30日,“警總”出面圍剿國民黨###陶百川;1982年11月5日,以軍特系統為背景、有王升授意的極右刊物《龍旗》發表社論,攻擊《中國時報》董事長餘紀忠“報霸,腳踏國民黨、黨外、###、中共及自由派的‘五腳怪獸’”。
1983年3月,王升赴美訪問。在美期間,他竟然與美方交換了“對接班人問題的看法”,這顯然是越權。4月26日,《中央日報》、《聯合報》大樓被炸,王升的“軍警系統”卻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