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展和推動兩岸關係,而是進一步退二步,為祖國統一的完成設定障礙。他當上“民選總統”後,就可以對種種干擾、破壞兩岸關係正常發展的行為,打出“民意”的招牌;拒絕“一國兩制”時,可以“民意”為藉口。第四,借“民選總統”增加與大陸談判時的籌碼,以“民選”為依據,憑藉“民意”要挾。李登輝只要不搞“###”,只要在“一箇中國”內規範自己的行為,“民選”或是用其他臺灣人民接受的方式,選舉臺灣地區最高領導人,都是無可非議的,正是他的“民選”有著許多說不清道不白的潛臺詞,所以大大降低了李登輝主持“憲政改革”的政治價值。這樣走下去,他不可能成為“臺灣的華盛頓”,只能成為“臺灣的摩西”。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黨內大老出走(2)
國民黨內關於“總統”選舉的風波不斷,核心是李登輝打壓非主流派和進行實質分裂活動,最後導致國民黨內不斷出現分裂。
就在李登輝一直為“公民###總統”造勢、奔波之際,他本人卻在不斷宣告不再連任下屆“總統”。1990年3月3日至1995年1月8日,李登輝先後11次表示不再連任“總統”。他情真意切地表示:“6年後本人和李元簇先生就要退休了,為什麼呢?年歲已經大了,沒有那個腦力和能力來做這些事情”;“1990年我就任第8任總統時在記者會上說,本人任期滿了以後,如果按憲法規定再任6年,那就太長,我會變成一個打瞌睡的總統”;“我講一次不算數?還要我講幾次!”。
李登輝如此明確地表明不再連任,不願當“瞌睡總統”、“糊塗總統”,宣告“6年後和李元簇一起退休”、“對不連任沒必要再做說明”,實質上只是繼削弱非主流派權力之後上演的“權謀連續劇”而已。他宣稱放棄連任,主要是他的本性在起作用。此人自上臺後,靠權術和謀略行使權力,借“本土化”搞“獨臺化”,借“民意”壓制不同意見,借“民主”行使獨裁,借“修憲”圖謀分裂,借“拓展生存空間”圖謀“國際法人資格”。此次如此明白宣佈不連任,當然並非是不想連任,只是為了更好地連任。
然而,待“連戰內閣”出臺、“新國民黨連線”出走、黨內非主流派的挑戰基本結束,黨政軍各領域和各權力中心都已落到主流派手中,李登輝的權力基礎已經穩固。在“憲政改革”推行、“中央民意代表”改選結束、“第三階段修憲”完成、省市長選舉完畢與公民###“總統”已成定局後,李登輝馬上口氣一轉,立場出現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彎。
1995年4月27日開始,李登輝接連表示要參加下屆“總統”選舉,並且攻擊誰要他放棄連任誰就是搞陰謀。他恬不知恥地說:“誠信,是一些不要李登輝出來選的人,才這樣講,李登輝不選,他們才最好,我都沒講過,還沒講要不要選,有些人已經不要我出來選。但要不要選總統我還沒說就鬧,要鬧得人心不安。如果這樣就能使得人心不安,可見改革的阻力有多大,這也正是民主的代價之一。”這就是曾經為臺灣各界所關注、為非主流派抓住不放的“誠信”問題的由來。
身為臺灣地區最高領導人的李登輝,如此健忘,無視誠信,確實讓人意外。
1994年12月3日第1次省市長直接選舉結束,島內各黨各派隨即進入“總統”選舉狂熱期。國民黨內也是一樣,各派政治力量開始較勁。公開放風參選的有之,如林洋港;公開暗示參選的有之,如李登輝;暗中準備參選的有之,如陳履安。還有高玉樹與林穆嚴、李志仁和曾仕強等有意參選。在野黨方面有民進黨的彭明敏和謝長廷出面參選。
1995年下半年對臺灣來說,是多事之秋。6月李登輝到美國活動,引起兩岸關係高度緊張,兩岸的各類正常接觸、商談停止。因此,“兩岸關係”成為貫穿島內政治運作的主題。李登輝為首的分裂勢力,藉機指責黨內反李勢力是“勾結大陸”,是壓制“本土勢力”。
1995年8月22日至23日,國民黨召開第十四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會議透過了國民黨“總統”、“副總統”提名辦法,並票選新一屆中常會成員。閉幕式後,李登輝宣佈與連戰搭檔,一起競選連任下屆“總統”。李登輝的動作,使得臺灣朝野角逐首屆民選“總統”的態勢更為明朗化,亦使得國民黨內部的權力爭鬥更加激化。
李登輝正式宣佈連任後,黨內的高層人士紛紛表態擁戴。“行政院長”連戰、“臺灣省長”宋楚瑜、“高雄市長”吳敦義稱李登輝參選是“順天應人”,“肯定會得到民眾的擁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