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的都是些什麼專案呢?”我問。 “淨化了的投資,”富爸爸回答,“也就是在證券交易委員會指導下的投資。” “那有什麼不對嗎?”我問。 “沒有,”富爸爸說,“我想這是個好主意。我們必須有法規,必須執法,而證券交易委員
會就這樣做了。” “那您笑是怎麼回事呢?”我問,“我認識您己這麼多年了,我知道您還有些事沒說,那才 是引您發笑的原因。” “我已經說了,”富爸爸答道,“我笑是因為在保護公眾遠離最差的投資的同時,證券交易
委員會同時也使公眾與最好的投資無緣。” “這就是富人變得更富的原因之一?”我輕聲問道。 “說對了,”富爸爸說,“我笑就是因為看見這個頗具諷刺性的狀況。大家投資都是想變富,
但由於有些人本身不富有,所以就被禁止投資那些可以讓他們變富有的東西。只有當你是富人時,
你才能投資富人投資的東西,所以富人越來越富、在我看來,這很具諷刺意味。”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我問,“這不是在阻止窮人和中產者變富嗎?” “不,也不是的,”邁克說,“我認為它確實是為了保護窮人和中產者的利益。” “什麼意思?”我問。
“因為在現實中壞交易比好交易多得多。如果一個人不夠清醒,將所有交易無論好壞都一致 對待,等待他們將是巨大的損失和可怕的危機,而要想把眾多複雜的投資區分為好和壞,需要足 夠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你需要老練地辨別導致投資成敗和導致投資風險的原因。但多數人都沒 有這種知識和經驗,”富爸爸說,“邁克,為什麼不把我們最近正在考慮的商業計劃拿出來看看 呢?”
邁克從他的辦公室裡拿出了一本大約兩英寸厚的活頁夾,紙上滿是數字、圖片和地圖。 “這就是我們正在計劃投資的一個專案,”邁克坐下說,“這是一種不用登記的證券,這種 投資有時也被稱作證券私募協議。”
邁克翻過一頁一頁的曲線圖、表格、地圖及說明此項投資風險與收益的文字,我頭腦一片麻 木。當他向我滔滔不絕地解釋這些內容,並告訴我他為什麼認為這是一個絕好的投資機會時,我 卻反應遲鈍,昏昏欲睡。
看到我一下子被塞了這麼多陌生資訊而感到暈頭轉向,富爸爸打斷邁克的話說道:“我想還 是先讓羅伯特看看這些東西比較好。” 說著富爸爸拿過一本名為《1933年證券法案中的免稅》的書,並從中挑出一段文字指給我看
。 “這是你首先要弄懂的地方。”他說。 我朝前傾了下身子,以便更清楚地讀到他手所指的文章。文章寫道: “本投資僅適用於經過認定的特許投資者。經過認定的特許投資者是被普遍認可的、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人:
·淨資產為100萬美元或100 萬美元以上的人;
·在最近幾年中每年收入20萬美元或20 萬美元以上(或 夫婦年收入30 萬美元)並能保持此收入水平的人。”
我靠回椅背,說道:“這就是你們不讓我與你們一起投資的原因了。這種投資只適用於有錢人。” “或是收入高的人。”邁克補充了一句。 “並非是這些規定太苛刻,即使你能投資這個專案,所需最低限額也得要3。5 萬美元,這還只是一個投資單元的成本,即所謂的單元成本。” “3。5 萬美元!”我倒吸了一口冷氣,“真是高風險投資。你是說要投資這個專案每個人最少
要投這麼多錢?” 富爸爸點點頭:“政府付給你這樣的海軍陸戰隊飛行員多少工資?” “飛行費加上在越南的戰鬥費每年能掙1。2 萬,但還不知道如今在夏威夷駐軍能得多少工資。
我也許還能有些生活津貼,但肯定沒多少,還不夠在夏威夷的生活費。” “所以對於你來說能存下3000 美元已經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了”富爸爸盡力想讓我高興起來, “你竟然節約了總收人的25%。”
我默默地點了點頭,意識到自己距特許投資者的標準是如此的遙遠。即使在海軍能坐上將軍 的位子,掙到的工資也夠不上特許投資者的標準。就算是美國總統,除非他已經很富有,否則單 靠薪水也很難達到這個標準。
“那我該怎麼做?”最後我問,“我可不可以給你們3000 美元和你們一起做投資,然後等生
意成功後分紅?” “可以,”富爸爸說,“但我不會建議這種做法,特別是對你。” “為什麼?”我問,“為什麼我不行。” “你已經有很好的財務教育基礎了,你的才能遠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