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會有奇蹟,我的生活 前景將會狹小暗淡,而不會是豐富多彩和充滿傳奇色彩的。”
上高中時我因為不會寫作而曾經兩次不及格。而現在,我的書登上了《紐約時報》、《悉尼 早報》和《華爾街日報》等權威的暢銷書排行榜。以前,我最不擅長的科目就是寫作、商業、市 場營銷、演講、財會和投資,而現在我卻因為這些而為人所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認為簡單 而且令我感興趣的東西,例如:衝浪、經濟學、橄欖球和畫畫卻沒有使我成名。
何為教訓?
每當聽到人們說“投資太冒險”或“我不想拿我的錢開玩笑”亦或“我如果失敗了怎麼辦” 之類的話時,窮爸爸的影子就會出現,因為他常說:“我不想犯錯誤。”正像我所說的那樣,在 這些人眼裡,犯錯誤的人是愚蠢的。
而在富爸爸眼裡,風險、錯誤和失敗是促進人類進步必不可少的條件。所以,他總是設法面 對風險和錯誤,而不是千方百計地迴避。他認為錯誤只是人們附帶著感情色彩的教訓。他說: “人們犯錯誤時會感到沮喪,這正是叫我們從中獲得教訓的先兆。就像有人在輕拍你的肩膀提醒 著你,‘注意,有些重要的東西你得去學習’。如果你因為沮喪而撒謊、抱怨,找藉口或否認, 那麼,你就是在浪費可以使你獲得智慧的機會。”
在我生氣的時候,富爸爸教我用數數的方法來緩解自己。
若我生氣,他叫我數到10;若我非常生氣,他就叫我數到100。
待冷靜下來,我會說:“很抱歉。”不管我有多氣憤,我從不責備任何人。因為如果我責備 其他人,我就是在給別人施以權威;如果我對發生的事負責的話,我就會獲得寶貴的經驗;但假 如我說謊、責備。找脫辭或否認,我將一無所獲。
富爸爸也說:“沒有多大作為的人往往會責備他人。他們總是希望別人有所改變,這是他們 之所以長期沮喪的原因他們沮喪還因為他們從來不從個人的教訓中汲取經驗和智慧。這些人不僅 不應該沮喪,還應該感謝那些告訴他們該學習什麼東西和該怎樣做的人。”
“每個人都能從自身或別人身上汲取教訓,問題是我們常常不知道自己應從別人身上汲取怎 樣的教訓。當你試圖學習新東西時,如果對他人不滿或怨恨,就如同你在生腳踏車的氣,因為你 在學習新事物時從上面摔下了兩三次。”富爸爸這樣說。今天所犯的錯誤
在我寫作的時候,股票市場和不動產投資市場都正在攀升。以前從未做投資的人也開始涉足,紛紛談論著投資行情。
他們說“我投資不動產賺了不少錢”或“還好我搶先了一步,現在價格上升了20 個百分點” 。這些熱情洋溢的投資新手們,還從未經受過市場的衝擊,還從未嘗過市場低靡時虧損的滋味。 我相信不用多久,這些現在發了財的投資新手們,會有機會找到被市場擊敗的感覺。那時,我們 才會看出誰才是真正的投資家。正如富爸爸所言:“投資的價格上漲了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 它下跌了多少,會給你帶來多少損失。真正的投資者要隨時準備好付出代價,以便應付突如其來 的市場變動。市場能教給你的最重要的能力是如何從你的錯誤中汲取經驗教訓。”
對我而言,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個終身的過程,這樣的終身過程還包括承擔風險的過程、 犯錯誤的過程和對任何人心懷感謝的過程。當我將來回顧一生時,我會說,這種積極的心理狀態,不僅使我獲得了事業上的巨大成功,為我創造了鉅額財富,而且讓我的生命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意向測試
我從兩個爸爸那裡體會到了學校裡的智慧和生活裡的智慧的區別和各自的重要性。明智的人 應該認清兩者間的區別。正如富爸爸所說:“學校的智慧固然重要,但生活中的智慧才能真正使 你生活富足。”
所以,我為你設定了以下意向測試題:
1.
你對風險、犯錯誤和學習是持什麼態度的?
2.
你周圍的人對風險、犯錯誤和學習持什麼態度?
3.
你是否有財務上、職業上或商業上的煩惱有待解決?
4.
當涉及經濟問題時你是否仍會對別人大發脾氣?
5.
當你對自己或別人感到煩惱時,你是否能從中汲取教訓並從內心深處充滿感謝,因為這證
明你有足夠的勇氣來承擔風險和從錯誤中學習。 富爸爸說過一句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