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
為了快速完成這個目標,中國需要繼續推動國際化政策。另外,如果這種調整隻是在國內進行,它在規模上就相對侷限。因此,中國國際化政策速度一定要加快,企業一定要在海外投資。中國政府對海外投資的推動為企業的增長和盈利做出了貢獻。
3�提高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大多數中國企業都參與全球化的程序,開展了各種不同方式的國際專案。各個公司關注的重點各有不同:發展全球銷售網路,建立全球生產網路,組成全球供應網路,或者提高該企業全球的知名度。這是中國採取的“全球著名品牌”政策。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意味著中國真正進入全球化的程序。中國在生產領域所具有的相對優勢正加快步伐把中國轉變成一個全球資源集聚地。持續擴大的中國市場自由化,讓很多大型跨國公司能夠透過本地化生產和分銷,從中國廉價的勞動力中獲益。但是如果中國在其具有競爭優勢、位於行業結構底部的生產領域有所保留的話,中國企業將無法進入全球競爭舞臺。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企業已經培養了足夠的能力在海外擴張。越來越多的國外跨國企業和大量在中國生產的出口產品已經使中國製造的產品達到了國際標準。和競爭對手相比,以充足低廉勞動力為基礎的中國企業成本結構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同樣,世界貿易組織也為中國企業提供機會在國際平臺上最佳化資源組合。
如何利用這些機會開展國際專案,中國企業依然面臨很多困難。它們需要擁有更多國際競爭經驗,建立海外分銷網路,培訓國際管理人才和推動全球品牌知名度。中國最大汽車配件公司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曾經這樣講:“中國企業國際化程序中最艱難的部分是進入國外市場並確立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一、入世後的中國(2)
現在,對於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講,重要的國際化戰略目標是發展銷售網路,建立分銷渠道進入國外市場。面對全球化壓力,中國企業必須積極參與全球競爭,這樣才能發展全球戰略眼光,並且在國外市場立足。逐步推進的國際化程序勢必會在投資模式和地域目標方面帶來變化。
隨著國際業務經驗的逐漸增加,中國企業正在向著跨國企業新階段邁進。
(二)中國經濟和國際投資
1�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對外直接投資
透過宏觀經濟調控,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政策使中國經濟快速穩定地向前發展。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從1978年的3 645億人民幣增長到2001年的10�9萬億人民幣,年增長率達9�4%。從1989年到2001年,中國經濟雖然必須面對惡劣的國內和國際環境,但是依然保持了相對的高速增長,增長率保持在9�3%。和世界經濟增長率3�2%、發達國家增長率2�7%、發展中國家增長率5�2%和亞洲新工業國家增長率5�8%相比,中國的經濟增長率遠遠超過了以上國家。中國成為世界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截至2002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 000美元。在大多數發達地區,例如上海、北京、廣東、江蘇和浙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 000~5 000美元。中國經濟和外貿全球排名第六位,進出口總額達到6 210億美元。截至2003年3月,中國外匯儲備達到3 160億美元。這些經濟狀況為中國企業2001~2003年國際化策略的制定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據鄧寧稱,一個國家外國直接投資的流向和經濟發展水平緊密相關,和發展的特定階段也有關係。第一次調查中,鄧寧發現,根據一個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水平,外國直接投資的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這個國家只接受少量的外國直接投資,其自身沒有海外投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400美元以下)。
第二階段: 外國直接投資開始增加,這個國家也開始在海外少量投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介於400~1 500美元)。 在這個階段,該國流出資金比流入資金要少。
第三階段:這個國家的流入資金依然高於該國的海外投資,但是差距在縮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介於2 500~4 500美元)。
第四階段:這個國家的海外投資超過流入資金,該國成為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4 600美元)。
2001年,中國很典型,處在第二階段,大量國外直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